肥臀巨乳熟女网站|免费亚洲丁香|性爱超碰在线播放|丁香五月欧美成人|精产国品免费jiure99|熟女伦网导航|草草视频在线直播免费观看|外网毛片9999|约干AV一区二区|亚洲激情黄色视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yè) ? 硬科技 ? 正文

和作家馬拉比聊《The Power Law》:硅谷風投的起源、秘密和大人物肖像

作者:鈦媒體APP 來源: 頭條號 33912/30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 張小珺(ID:benita-story),作者 | 張小珺,鈦媒體經授權發(fā)布。風險投資是舶來品。我們對中國風投的大人物如數家珍,但對風投在硅谷的起源、進程和隱秘故事鮮少涉獵。我們可能了解沈南

標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 張小珺(ID:benita-story),作者 | 張小珺,鈦媒體經授權發(fā)布。

險投資是舶來品。我們對中國風投的大人物如數家珍,但對風投在硅谷的起源、進程和隱秘故事鮮少涉獵。

我們可能了解沈南鵬,卻不了解紅杉資本創(chuàng)辦人。

唐·瓦倫丁是個粗魯的人,他曾是海軍的水球運動員,沒有名校背景,不是精英俱樂部的一員。當被問到畢業(yè)于美國哪所商學院時,他憤怒地說:“我畢業(yè)于仙童半導體商學院!”他還會在電話里沖著記者大吼大叫。

但他似乎從第一天起,就決定將紅杉塑造成一家不彰顯個人的團隊型組織。他沒有遵循傳統,用自己的大名命名基金——要知道,他同時代的人都這么干。他出乎意料地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顆名樹給基金取名。而且,他會刻意在內部會保持沉默。

“他沒有把自己的ego放進門來?!比退沟侔病ゑR拉比(Sebastian Mallaby)對我說。目前,紅杉已經將權柄交給第三代,他們積累了構建組織的一系列具體做法。

我們可能了解凱鵬華盈在中國止步不前,卻不了解這家曾與紅杉共享“雙子星”美譽的基金,在硅谷是如何下墜的?它的領導者如何放縱了個人欲望而令組織蒙塵?它的管理樣本恰好是和紅杉相反的負面教材。

2022年12月20日,我采訪了塞巴斯蒂安·馬拉比,他是一名英國記者和作家。他出版過記錄對沖基金歷史的《More Money Than God》(富可敵國)、格林斯潘傳記《The Man Who Knew》(格林斯潘傳),兩次入圍普利策,而他的新書《The Power Law》(風險投資史)揭露了硅谷風投的內幕故事。

The Power Law可以翻譯成冪次法則或指數法則,它揭示風險投資的秘密規(guī)律,即大多數項目終將失敗,但只要賭中少數幾個有巨額回報的大項目,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方面,風險投資重塑了一代人的商業(yè)文化。在既有文化中,一名員工會終身受雇于一家公司,為它賣命,最終有望帶著金表榮譽退休。然而,風險投資打破了這一敘事。

風險投資人資助叛逆者,背叛老板,自己單干,將腦子里的想法落地現實,員工流動也急劇加速。馬拉比試圖用社會學家的眼光,打量硅谷為什么能成為硅谷——大量、松散的關系比少數緊密的關系更有利于思想分享和創(chuàng)新?!肮韫认到y中,思想、金錢和人員流通非常快,與狹隘的波士頓體系相比,這種松散網絡和聯系帶來了創(chuàng)造力?!彼f,如果把硅谷比作花園,投資人就是花園里的蜜蜂,他們嗡嗡作響、飛來飛去、將花粉從一朵花傳播到另一朵上。

在兩小時的采訪中,我和馬拉比聊了硅谷風投的起源、秘密,以及那些撼動風投史的大人物們的性格與命運。這些大人物包括了,第一位現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人、紅杉三代領軍人、凱鵬華盈領導者、外來攪局者孫正義和尤里·米爾納,還有硅谷別具特色基金的主要人物——可以看到,他們可都是一些怪家伙。

以下對馬拉比的訪談。

01窮人、邊緣人、極端案例

為什么他們成了硅谷最顯赫的人

作者:馬拉比先生,我想跟你聊聊那些撼動風投史的大人物們??瓷先ィ@些大人物都有一個悲慘的家庭出身和不快樂的童年。

第一個現代意義的風險投資人阿瑟·洛克(Arthur Rock)經歷了嚴酷童年,他患有小兒麻痹癥;紅杉資本創(chuàng)始人唐·瓦倫?。―on Valentine),父親是卡車司機,家庭不曾擁有銀行存款;孫正義(Masayoshi Son),就像你寫的,是白手起家極端案例。為什么會這樣?這種背景后是否有共通的動機或聯系?

馬拉比:我認為是有的。倘若你在艱苦環(huán)境中成長,不是精英階層的一員,那么進入知名企業(yè),與所有人和諧相處,通過自然躍升與最高層為伍,這條路會困難重重。因為你的教養(yǎng)和其他人不太一樣。你沒有優(yōu)勢。你必須創(chuàng)辦自己的公司或風投機構。因此,不尋常的背景,會讓你以后做出不尋常的事。

作者:這意味著,相比豪門望族,風險投資人這個職業(yè)更適合平民子弟嗎?在今天,還是如此嗎?

馬拉比:我不確定是不是需要藍領背景。孫正義出身貧寒,在日本是少數族裔韓國裔,這讓他備受歧視。但另一方面,他去了伯克利,在加州上高中,這讓他有一些優(yōu)勢。在青少年時期,他脫離了藍領,走上通往更成功生活的道路。我不確定是不是要來自藍領家庭,但有與眾不同的經歷是好事。你看阿瑟·洛克,他也不是藍領,但他小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癥,這給了他不同的視角和面對人生的方法。

作者:童年經歷為他們日后的風險投資事業(yè)帶來了什么?

馬拉比:和其他人想法不一樣。相信顛覆,因為你不是來自既有體制或精英階層。

作者:讓我們分別看看這些大人物吧。風投史上第一個重要人物是阿瑟·洛克,為什么這個人如此重要?

馬拉比:他是最重要的,他在加州完成了第一筆成功的風險投資交易,這開啟了仙童半導體的成功故事。后來,他支持了英特爾、蘋果和其他成功案例。

作者:書中,你提到他的一個貢獻是設計了有限合伙機制,這是我們今天常說的LP(Limited Partner)。阿瑟·洛克的基金一開始先募集資金,并承諾7年存續(xù)期。這樣的機制對風險投資意味著什么?

馬拉比:這是個很好的問題。7年左右限時基金的理念,迫使風險投資家抓緊時間投資。這給他們施加了壓力。當然7年還是很長時間,但總不能花15年吧。

另一件阿瑟·洛克做的是,提前募資、提前準備好資金。如果一位偉大的企業(yè)家來了,他知道自己有錢能投進去。在阿瑟·洛克成立第一家風投機構以前,他遇到心儀的公司后,需要專門為這家特定的公司尋找投資者,他要游說對方:“請投資這家公司吧!”而當他募了基金,手頭有了錢,投資就快多了。

作者:但我也很好奇,為什么阿瑟·洛克這樣的行業(yè)開創(chuàng)者,沒能成功創(chuàng)立一家像紅杉或凱鵬華盈這樣名噪一時的基金?

馬拉比:沒錯。我想因為他是太孤獨的人。他不喜歡組建團隊,喜歡親力親為。在他的第一只和第二只基金,他都有一個合伙人,但最終他們都沒成朋友。

作者:為什么會這樣?

馬拉比:阿瑟·洛克很聰明,也很易怒——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他不是那么友善。我花了很多時間和迪克·克拉姆利克(Dick Kramlich)在一起,他是洛克第二個合伙人。迪克很不喜歡洛克。

阿瑟·洛克是一個孤獨者。也許這和他的成長有關——在小兒麻痹癥中長大,在他還是孩子時,由于是猶太人而備受欺凌。他沒有強壯的體魄。他想成為自己的主人并保持獨立。他不那么喜歡創(chuàng)建完整組織。

作者:他因為沒有創(chuàng)建一個持久的組織而感到遺憾嗎?

馬拉比:我覺得不會,他享受獨立性。畢竟,他為自己賺了很多錢。他成了大富翁。

但也有一些人,天生就喜歡當老板——比如中國的今日資本創(chuàng)始人徐新。2019年當我見她時,她正考慮這些。她問了我很多關于美國風險投資家的問題。我覺得,徐新是喜歡自己當老板的人,她不想加入任何機構出任合伙人。她曾被邀請加入啟明資本,但她拒絕了。一些人天生就獨立。這種選擇不分對錯。不是每個人都非得創(chuàng)立能持續(xù)50年或60年的組織。

作者:接著,唐·瓦倫丁和湯姆·帕金斯(Tom Perkins)在風投史上登場了,他們分別創(chuàng)立了紅杉資本和凱鵬華盈,也是新的投資風格的先驅。他們與阿瑟·洛克的不同是什么?

馬拉比:他們創(chuàng)建了持久的組織。唐·瓦倫丁創(chuàng)建了紅杉,到今天仍是強大機構。湯姆·帕金斯創(chuàng)建了凱鵬華盈,雖然凱鵬華盈有高峰和低谷的波動,但還是非?;钴S;20年前,它在世界風投榜單上排名第一。

作者:他們兩人對風投歷史的貢獻是什么?

馬拉比:創(chuàng)立了分階段投資的方法。當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要錢,他們不是一次性給所有錢,而是只給一部分——這部分錢夠6個月或9個月,創(chuàng)業(yè)公司利用這段時間證明自己。如果公司業(yè)績達到里程碑,他們會提供更多錢。分階段投資的想法很關鍵。

此外,他們對投資公司有很深參與度。他們不僅進入董事會,還積極地參與塑造公司。阿瑟·洛克雖然也進董事會,但很少參與公司具體的營銷或工程事宜。湯姆·帕金斯本人就曾是工程師,成立過激光公司,他會更深入參與他支持的早期公司的塑造上,如基因泰克。

作者:他們這么深入地介入公司,甚至經常派駐CEO到創(chuàng)業(yè)公司,這么做對嗎?

馬拉比:這取決于你支持的是什么樣的企業(yè)家。有時企業(yè)家需要指導,如果他做得不好,投資人甚至將其解雇、找其他人代替。

唐·瓦倫丁對付難搞的企業(yè)家很有一套。他的第一起投資是視頻游戲公司Atari。Atari老板諾蘭·布什內爾(Nolan Bushnel)是一個瘋子。他會在熱水浴缸里召開董事會——他脫掉衣服,泡在熱水里,邊喝啤酒邊開會。唐·瓦倫丁必須控制他。

最有趣的故事是,布什內爾總叫投資人脫掉衣服,和他一起到熱水浴缸里去。而唐·瓦倫丁以前是海軍的水球運動員,體格強壯。當瓦倫丁脫下襯衫,他的威望總能上升而不是下降。

02如果紅杉失敗了

作者:你花了一整個章節(jié)寫紅杉,為什么紅杉成為長久立于鰲頭的風投機構?為什么曾經作為“雙子星”的另一家機構凱鵬華盈,沒能做到這一點?紅杉在投資決策、機制設計和組織文化上,做對了哪些事?

馬拉比:跌出榜首的凱鵬華盈與持續(xù)占據上風的紅杉,最大區(qū)別在于,領導者在管理上所付出的精力。有時風險資本家是了不起的投資者,他們喜歡見創(chuàng)始人、下賭注,但沒有真正考慮過組織。凱鵬華盈的主要合伙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的問題正在于這。他很聰明,是富有魅力的推銷員,曾在英特爾任工程師,對工程問題也很了解。但他沒有專注凱鵬華盈的內部管理問題。

相比之下,紅杉資本的頂尖人物、二代掌門人邁克爾·莫里茨(Michael Moritz)和道格·萊昂內(Douglas Leone),就非常關注如何聘請年輕投資人,如何激勵、培養(yǎng)他們,如何塑造基金文化。他們會關注到這樣的細節(jié):在周一的早晨,當一群人圍坐在一張桌子旁,決定是進行一筆投資還是拒絕該筆投資時,怎樣能保持這張桌子上的活力?如何借用行為科學來提高決策質量?

作者:可以從紅杉身上學到什么?

馬拉比:第一,要時時刻刻做出改變。1995年,紅杉還是一家相當小的機構,只投資A輪、只在硅谷投資。但10年后,它不僅在中國設立了分支;還涉足成長期投資,為更靠后階段、有更高估值的公司開出更大額的支票;它還考慮創(chuàng)辦一家對沖基金。它在以各種方式不斷變化。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之一是,不斷創(chuàng)新組織。第二,關注你雇傭的人,投入精力培養(yǎng)人才。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今天美國紅杉資本的老板魯洛夫·博塔(Roelof F. Botha)。

他還是20多歲小伙子的時候,就被雇用了。一位最年長的投資人找他說:“聽著,我們來做一筆交易吧?!碑斈阃顿Y第一家公司,我將與你合伙,我們兩個一起去參加董事會。一開始我會在董事會名單里,你就在旁邊看我是怎么做的。

如果公司失敗了,這是我的錯,我會繼續(xù)當董事會成員,這筆交易也將成為我名字上的污點。但我不在乎,因為我已經是個經驗豐富的投資人了。對你來說,你是剛入行的年輕人,如果名字上出現污點,會是大麻煩。而反過來,如果公司做得好,我們就迅速調換位置——你成為董事會成員。這意味著,一旦成功,你將擁有加分項和光環(huán),還會在福布斯投資人榜單上贏得聲望。

年長投資人的行為是慷慨的。他們指導年輕人,確保年輕投資人名字后面跟著一個成功故事。這是紅杉在做的事,也許其他機構不會這樣做。

作者:這些做法是出自創(chuàng)始人唐·瓦倫丁的手筆嗎?

馬拉比:有趣的是,當唐·瓦倫丁開始這項事業(yè)時,他沒有將它叫做“唐·瓦倫丁伙伴公司”。他以加利福尼亞州一棵名樹的名字命名了它。他沒有把自己的ego放進門來。而當時的其他合伙公司,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是以兩個創(chuàng)始人尤金·克萊爾(Eugene Kleiner)和湯姆·帕金斯(Tom Perkins)命名;Arthur Rock & company,是以阿瑟·洛克命名。

我認為唐·瓦倫丁是故意不寫自己名字的,他想與其他人建立伙伴關系。另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他招募其他幾個人時,他顯然是強大的創(chuàng)始人。但當他們一起開會,唐·瓦倫丁一開始會沉默不語,他不希望自己的意見設置談話議程。他鼓勵其他人主持會議,這樣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表達。所以,唐·瓦倫丁創(chuàng)造了紅杉合作文化的DNA。他們鼓勵年輕人站出來。

唐·瓦倫丁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他在真正需要退休之前決定退休。沒人趕他,也沒人強迫他,他自己決定淡出,將領導權交給邁克爾·莫里茨和道格·萊昂內。即使他們更年輕,經驗更不豐富。所以,紅杉不是唐·瓦倫丁個人ego的展現,他想建立持久的機構。

作者:這是你為什么說風險投資是一項團隊運動。

馬拉比:沒錯。團隊運動一部分是為了使合伙關系持續(xù)50年甚至更長時間。同時,它也與具體投資項目有關。有時,當幾個不同的人作為一個團隊工作時,他們可以共同設法促使一項投資達成。

一個例子是Accel Capital對Facebook的投資。它最初由一位年輕同事發(fā)現,這個人甚至不是Accel正式成員,而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Accel付給他錢讓他帶來斯坦福的想法。他注意到Facebook在斯坦福的學生中流行,他告訴Accel Capital的一個人去看看。那個人叫凱文·埃弗拉西(Kevin Efrusy),他查了一下,做了說服讓Facebook的人與他交談的早期工作。接著,他帶著60歲的Accel創(chuàng)始人去見他們。這兩個人,一位是30歲的投資人,一位是60歲的創(chuàng)始人,共同評估了Facebook。再然后,他們找來另一位大約45歲的投資人,最終說服Facebook接受Accel的投資。

我們說回紅杉。他們有一個習慣。當他們成功退出一個項目——不管是企業(yè)被收購,還是IPO——他們都會寫一份備忘錄,列出為這次成功投資做出貢獻的紅杉所有人員的名單。他們強調團隊,而不是個人。

作者:一種說法是風險投資是年輕人的游戲,你怎么看?

馬拉比:從某種程度上是年輕人的游戲,因為企業(yè)家通常年輕。當你嘗試建立關系,年齡相仿會有幫助。不過也不一定。

以Benchmark重要合伙人比爾·格利(Bill Gurley)為例,他是舊時代就頗有聲望的投資人,比Uber創(chuàng)始人Travis年長很多。他投資Uber,是非常大的成功。所以,一個有經驗豐富、權威的年長投資人,如果有和年輕企業(yè)家締結關系的一些方法、一點情商,將會展現出強大能量。

作者:我喜歡你在書中說到的,每一代人都必須獲得自己的成功。硅谷基金們會怎么遴選接班人?紅杉的二代掌門人相比他的創(chuàng)始人風格展現了很大差異嗎?可以對比聊聊唐·瓦倫丁和他的接班人邁克爾·莫里茨和道格·萊昂內。

馬拉比:這很有趣。邁克爾·莫里茨和硅谷其他人有著顯著不同的背景。他不是藍領,但他在英國威爾士長大,這不是著名城市。他是猶太人,這讓他有點脫離英國主流生活。他在牛津完成學業(yè),然后去了美國,在美國讀書。他成了一名記者,他是《時代》雜志的作者,還寫了幾本書。再然后成為企業(yè)家,不過公司不太成功。在這所有以后,他才加入紅杉資本——他不是訓練有素的工程師,不是推銷員,也沒有去過斯坦福,所以他不是典型硅谷人物。和唐·瓦倫丁截然不同。

唐·瓦倫丁是強壯的海軍水球運動員,對那些太花哨的人來說有點粗魯。他喜歡發(fā)起進攻。在他去世前,我去采訪他,他對我發(fā)起了攻擊。

在我見到他之前,他說:“你是誰?我不喜歡你!這太愚蠢了!”他一兩周不回電子郵件。接著他似乎有點妥協,說:“好吧,我們通電話談談?!彼陔娫掗_始時對我大喊大叫——他想測試我,看看我是否值得交談。最后,他同意見我,我前往他居住的亞利桑那州。

我記得,在赴約路上的那天,我坐在Uber上用手機給他打電話說:“我來了,就在路上?!彼豢蜌獾鼗貜偷溃骸芭叮唛_!我不想和你說話!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愚蠢會面!”

我急迫地說,我從英國遠道而來,就為了見你!我住在倫敦,現在我在亞利桑那州,我已經在這里了,就在Uber上,你一定要見我……

最后,他見了我?;藘蓚€小時和我聊天。他很有魅力,不過有時候難以相處。(唐·瓦倫丁于2019年去世。)

邁克爾·莫里茨則是一位優(yōu)雅的寫作者,他富有教養(yǎng)、善良、睿智,有時也有點咄咄逼人。這說明了唐·瓦倫丁的才能,他愿意選擇在某些方面與之相似的繼任者——和他一樣具有競爭力、進取心和饑餓感;但在另一方面,兩人有截然不同的個性。

作者:另一位他的接班人道格·萊昂內呢?他和邁克爾·莫里茨怎么分工?

馬拉比:道格·萊昂內的教養(yǎng)方式更像唐·瓦倫丁。他也有藍領家庭背景,是意大利移民的兒子,對富家子弟反感,一心想證明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出人頭地。他早年也當過工程師。順便說一下,還有外貌。

道格·萊昂內是強壯的人,他總是一大早起床去舉重。在我的早期手稿中,我寫了一些他如何擁有舉重運動員的大塊頭身材。他發(fā)現我這么寫后,非常生氣,說:“哦,我很健康,但我不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蠢貨?!钡娴捏w格強壯。而邁克爾·莫里茨比較苗條,通過騎車鍛煉身體。

當莫里茨和萊昂內一起經營紅杉時,莫里茨在是否在中國、印度設立辦事處、是否成立對沖基金方面做出了更多決策。而萊昂內在實現目標方面發(fā)揮了作用。一旦決定在中國設辦公室,萊昂內就去中國物色紅杉中國負責人的人選。他見了很多人,他是勤奮的人,是可靠的領導者。但莫里茨在愿景力上有更多閃光點。

順便說一句,魯洛夫·博塔后來被選為美國紅杉的下一任領導者,他是一名橄欖球運動員,有著南非人的性格。你看,他們喜歡不同運動、擁有不一樣的個性。(魯洛夫·博塔是道格·萊昂內的繼任者。)

作者:為什么硅谷的風投機構總是傾向于同時任命兩個GP、兩個領導者?

馬拉比:他們認為團隊總是比一個人更好。

紅杉中國有點不一樣。沈南鵬一直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這和紅杉在美國的模式略有不同。不過,紅杉的美國領導者愿意選擇沈南鵬,讓他成為紅杉中國主導人物,擁有比美國更單一的領導者模式,這表明了他們對中國差異性的尊重。紅杉中國一開始也選了兩個領導者——沈南鵬和張帆,幾年后張帆離開,沈成了頭號人物。所以,美國人讓中國合作伙伴找到了他們自認為正確的中國模式,也許這是紅杉的另一個優(yōu)勢。

作者:如果紅杉失敗了,會是因為什么?

馬拉比:紅杉正在下大而危險的賭注。例如,他們在新地方開設辦事處或開辟新業(yè)務線。但他們這么做時非常小心,以確保步子不會邁太大。

處于成熟階段的風投,致使失敗的原因可能是,選了錯誤的人作為下一任領導者。如果你選擇了一個疏遠同事的人,其他人陸續(xù)離開這家機構并組建其他基金,這家機構可能會失敗。這是在凱鵬華盈發(fā)生的。

上世紀90年代有一段時間,凱鵬華盈高層有幾位頗有才華的人。不僅有約翰·杜爾,也有維諾德·柯斯拉(Vinod Khosla),他和杜爾一樣出色,他們兩個會是很好的合作伙伴;除了他們,還有其他人在組織文化上發(fā)揮作用。后來,其他人離開,只剩下杜爾,他就太過于老板做派了。

所以,如果你選擇了錯誤的人,有可能摧毀一切。

03大額支票理論:

強大的賺錢方法,

也是強大的賠錢方法

作者:在硅谷風投史上,還有兩個瘋狂大人物——孫正義和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他們從多大程度改變了游戲規(guī)則?

馬拉比:孫正義和尤里·米爾納都向企業(yè)注入更龐大資金的想法。他們不選擇在早期投資,而是選擇當企業(yè)可能要進行IPO的時候。孫正義和尤里·米爾納會說:“與其去股票市場獲得貨幣資本,為什么不繼續(xù)私有化一段時間?我給你錢?!边@就創(chuàng)造了所謂的“成長期投資”。它允許公司在取得一定發(fā)展、有客戶、甚至做得很好的時候,繼續(xù)增長。在資本資助下,企業(yè)可以不IPO而增長到更大規(guī)模。

但有一點,當所有科技板塊上漲時,這將成為強大的賺錢方法;當科技板塊處于下行階段,它也會淪為巨大的賠錢方法。因為你在開大額支票。你在押注整個科技行業(yè)整體向好,而不是特定公司做得好。

作者:不管是孫正義還是尤里·米爾納,都沒有出生于美國,一個來自日本,一個來自俄羅斯,但改變了硅谷的游戲規(guī)則。你怎么看這個現象?

馬拉比:這恰好是硅谷對外國人才開放的好兆頭。硅谷允許外部人進來并改變現狀,這是創(chuàng)新源泉之一。眾所周知,在硅谷,大約2/5或40%的公司是由非美國出生的人創(chuàng)辦。

作者:為什么孫正義這種激進的投資風格,這么多年都有效,最近卻失效了?你怎么看他最近的一條新聞:聲稱要淡出軟銀的日常經營管理。

馬拉比:這種投入到成熟科技公司的“大支票理論”奏效,是基于這些企業(yè)能快速增長。如果一切順利,會賺很多錢。但如果所有科技股崩潰,它也會崩潰。你對大型科技公司進行了超大筆投資,它們也會很快倒閉。孫正義是2000年的世界首富,但2000年3月納斯達克大崩盤,他損失了約97%的錢。97%啊。

同樣的事在最近發(fā)生。新冠傳播早期,科技股表現良好,2021年孫正義賺的錢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多——當然了,除了埃隆·馬斯克。但后來科技股大跌,孫正義損失了很多錢?,F在他說要退后,讓我們再往后看看吧。有時候人們嘴上說自己要退,但又會迷戀上癮。

作者:還有一些別具特色的風投機構,如Benchmark、Funder’s Fund、YC和Accel Capital。它們的貢獻是什么?

馬拉比:YC成立于2005年,想法是為正在學計算機科學的學生創(chuàng)建夏令營。這些學生,除了idea,什么都沒有。他們來到YC,先在波士頓,后在硅谷。他們研究這些idea,在夏令營中度過8周或10周。每個星期二,他們會一起吃晚飯和參加夏令營。他們和YC創(chuàng)始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一起出去玩,他會給創(chuàng)業(yè)者建議。夏令營結束時,他們將報告自己取得的成績。然后,他們嘗試獲得真正的風險投資。

可以說這是Pre - venture capital階段。這個方法讓來自硅谷以外、創(chuàng)投系統以外的人更容易將頭腦中的想法落地成成型商業(yè)計劃。從YC脫穎而出的公司是Stripe,它成為美國強大支付和金融科技公司。Airbnb也由此誕生。YC創(chuàng)造了在風險投資之前的孵化器。

Accel Capital早在1983年就開始了,專門研究某些技術,專攻軟件和電信的投資。(專業(yè)化投資)

Benchmark在十年后的1995年創(chuàng)立,是經典的A輪風險投資模型。他們不投入大量資金,只投早期,關注有前途的創(chuàng)始人。Benchmark讓合伙人成為創(chuàng)業(yè)者的合伙人,進入董事會、投入大量精力幫他們建立公司。

Funder’s Fund(創(chuàng)始人基金)在又一個十年后的2005年成立,想法是把創(chuàng)始人放在第一位,尊重企業(yè)家,不能威脅要解雇企業(yè)家。Funder’s Fund由彼得·蒂爾(Peter Thiel)創(chuàng)立,他把逆向投資變成一種宗教,也是第一個寫出The Power Law的人,這成了我的書名。他強調這一切是為了支持瘋狂的人做瘋狂的事,賺巨額的錢,不要擔心大多數可能倒閉的公司。

作者:這些大名鼎鼎的風險投資家身上有共性嗎?是什么讓他們站在了舞臺中心?

馬拉比:共同點是情商。對沖基金人士可以善于分析、不與人交談。但風險投資人,必須見企業(yè)家、與企業(yè)家建立聯系、站在企業(yè)家身邊為他們提供支持——在一個周五的夜晚,投資人接到一通來自創(chuàng)業(yè)者的電話,創(chuàng)業(yè)者說他想要放棄了,公司有兩個人辭職,產品進展也不順,這名投資人必須愿意立馬跑去公司,整個周末和這個灰心的創(chuàng)業(yè)者呆在一起,鼓勵他有勇氣站起來繼續(xù)向前走。

作者:風險投資人和你之前寫的《More Money Than God》書中描述的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們,這兩個群體所需要的資質和稟賦有差異嗎?

馬拉比:我剛說到風險投資家更多是見人。對沖基金人士則相當孤立。當我寫關于對沖基金時,有一個笑話是,當對沖基金經理路易斯·培根(Louis Bacon)購買一座私人島嶼,人們說,這沒有任何區(qū)別,因為他早就像是一座孤島了。他是許許多多交易屏背后的一個孤單的人。他藏在不同屏幕后面,從這個屏幕看向那個屏幕。始終是一個人。

作者:在上面這些Big Names中,你最欣賞誰?

馬拉比:紅杉的邁克爾·莫里茨,他有勇氣真正改變紅杉的面貌,從一個小型的硅谷早期投資公司,到中國、印度、東南亞建立分支,創(chuàng)建成長期投資業(yè)務,在紅杉內部創(chuàng)建對沖基金,甚至創(chuàng)建捐贈投資業(yè)務。他真的愿意下賭注。

我問他:你做過的你最喜歡的投資是什么?他不會說是他投資的雅虎,也不會說是他投資的谷歌,他會說:是紅杉本身。

作者:非常有意思的是,他是當年在《時代》雜志報道過阿瑟·洛克封面故事的記者。

馬拉比:是的。邁克爾·莫里茨曾是記者,在成為投資人之前還寫了幾本書。一個主題是商業(yè)領袖。第一本書是關于克萊斯勒,這家大型汽車公司在1979年出問題并破產,這是一個大公司如何因為過于官僚而失敗的故事。他的第二本書關于蘋果和史蒂夫·喬布斯,這是一個關于小公司如何令人興奮并取得成功的故事。

一路走來,邁克爾·莫里茨還在《時代》雜志上寫了一篇關于阿瑟·洛克的封面故事。這使他能夠了解風險投資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通過當記者、通過寫作,他是創(chuàng)業(yè)家、大公司和風險投資的學生。在他成為投資人之前,他對投資已經有了許多了解。

作者:他為什么決定成為一名風險投資人?

馬拉比:他后來總是說,希望自己可以早點這么做。他成為一名作者是因為覺得,這是研究世界令人興奮的方式。日后在某個時刻,他不想研究這個世界了,而是想自己賺錢、產生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不僅是通過寫作,而是通過做投資決策。

作者:風險投資人總是說,投資的訣竅在于“投對的人”,什么是對的人?

馬拉比:首先,這個人要有不同想法。如果創(chuàng)業(yè)做的是另一家公司已經在做的,那不可能成功,因為其他公司建立更早,更強大。獲勝的唯一方法是做新事情。

其次你必須有相信那個想法的性格,盡管大多數人說它行不通。即使大多數人認為你瘋了,你也必須對自己有信心。但你也要愿意接受它可能失敗,畢竟大多數公司都會失敗。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決心、自信和近乎瘋狂的精神。這些是風險投資家尋找的品質。

作者:在上面這些Big Names中,誰在單筆交易中賺到了最多錢?

馬拉比:也許是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

作者:賺了多少錢?

馬拉比:哈哈我忘記了,他應該賺了數十億美元,因為他很早就投了。早期投資是高盛做的,但高盛領導層決定要做銀行,不做風投。他們就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將投資份額賣給孫正義。這讓孫正義有機會入局,并持有阿里巴巴很大一部分份額。阿里巴巴價值不斷增長,孫正義持有了很長時間。

作者:在這些Big Names中,誰是最瘋狂的人?

馬拉比:孫正義。他會很快下注,見創(chuàng)始人半小時就說:“我支持你,我會給你很多很多錢?!眲?chuàng)業(yè)者本來就有點瘋狂,他努力使他們更瘋狂。

04起源、秘密和社會學網絡

作者:為什么選擇用The Power Law(冪次法則)做書名?

馬拉比:The Power Law是風險投資的秘密鑰匙。大多數類型的投資是正態(tài)分布,有回報,有收益,也有損失,最終接近平均水平。風險投資卻不這樣,大多數創(chuàng)業(yè)公司會失敗,大多數投資也會失敗,只有在極少的項目上能賺10倍、20倍巨額利潤。

作者:書的開篇就開始探尋風險投資起源,你很快將讀者帶入到了1975年背叛者的故事——諾貝爾獎得主肖克利的8名年輕研究員不服高壓管理、奮起反抗、自立門戶。叛逆是風險投資的起源嗎?

馬拉比:叛逆是起源。我有時稱它為“解放資本”。因為風險投資解放了創(chuàng)業(yè)者,讓他們自由地離開大公司,反抗老板,以不同的思維創(chuàng)辦新公司。

作者:“解放資本”(Liberation Capital)重塑了硅谷的商業(yè)文化嗎?

馬拉比:沒錯,在上世紀50年代的硅谷——這時它還不叫硅谷,因為還沒有半導體業(yè)務;這時典型的商業(yè)文化是工程師一直為一家公司工作,他們留在那,永遠不離開。我書中的第一個故事是關于8名離開了某公司的叛徒工程師,他們創(chuàng)辦仙童半導體。但他們被稱作“叛徒”,因為在當時太不尋常了。

但隨著風險投資愿意為想要創(chuàng)辦新公司的工程師提供資金,當地文化也隨之變化,創(chuàng)辦新公司變得司空見慣。風險投資解放了有想法的人,根深蒂固地改變了硅谷文化。

作者:你在書中說:“成功有很多父親,硅谷也不例外?!蹦敲凑l是硅谷的成功之父?

馬拉比:還是阿瑟·洛克。風險投資是硅谷很長一段時間能成為世界主導技術中心的關鍵原因,直到中國成為最大挑戰(zhàn)者。

當我開始研究時,有人說硅谷做得好的原因是斯坦福大學。事實并非如此。因為麻省理工學院是一所更好的工程大學。還有人說,硅谷做得好是因為國防合同授予給了硅谷公司,第一批半導體被出售是用于為美國軍方制造武器。但這個關于國防合同的故事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波士頓地區(qū)的國防合同更多。

所以,如果你想了解為什么硅谷成為創(chuàng)新的首選之地,我認為那是因為它的商業(yè)文化。它有更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創(chuàng)業(yè)公司更積極建立業(yè)務并取得商業(yè)成功。為什么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硅谷有這種文化?是因為風險資本家使它成為可能。他們愿意把錢花在有想法的人身上,即使沒有任何客戶、不確定產品能否奏效。風險投資家冒了大風險。他們愿意接受失敗,他們了解The Power Law——即,當你進行高風險投資,一些成功可以彌補所有損失。

所以,要想了解硅谷的起源,必須了解風險投資的起源。當阿瑟·洛克1957年投資仙童半導體時,這個起源就出現了。

作者:你花了很大篇幅探究硅谷的風投網,人際網絡多大程度驅動了創(chuàng)新?

馬拉比:這一切都是為了將企業(yè)家與可以幫他們建立公司的人聯系起來。

剛起步時,你要努力說服有才華的工程師、銷售人員來工作。但他們害怕加入你的公司,因為公司可能很快倒閉。但如果你有一個著名風險投資家,他可以對早期的工程師和銷售人員說:“聽著,如果你加入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失敗了,別擔心,我還有很多其他創(chuàng)業(yè)公司,我會給你找份工作?!?/p>我和埃里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聊過。他很早就成了谷歌CEO。起初,施密特不想加入谷歌。他說:“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很年輕、很傲慢。他們不尊重超過30歲的人。我是埃里克·施密特,是另一家軟件公司CEO。他們隨時有可能把我轟出去,我為什么要冒這個險加入這些年輕人呢?”約翰·杜爾是說服施密特加入谷歌的投資人。約翰·杜爾對他說:“你是對的。不過別擔心,如果他們那樣做,我會讓你成為另一家軟件公司的CEO。”

所以,通過將風險很大的單次游戲轉變?yōu)橹貜陀螒颍L險資本家創(chuàng)造了企業(yè)家和早期成員所需的勇氣。我有時將風險投資稱為“制造馬車的機器”。創(chuàng)業(yè)者和早期員工自己不擁有馬車,除非風險資本家在那說:別擔心,我會給你資本,我會幫你,我向你展示如何建立公司,因為我以前在很多公司做過這樣的事。相信我,我可以讓它成為現實。

作者:你在書中引用了一個觀點:大量的、松散的關系比少數的緊密的關系更有利于思想的分享和創(chuàng)新。相比少量的強關系,大量的弱關系能產生更多的信息流通??梢赃M一步闡釋這一點嗎?

馬拉比:波士頓技術中心擁有最好的工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擁有許多技術公司如雷神,因而是強大的科技中心。但在上世紀80年代,硅谷超越了它并做得更好。我試圖理解為什么?

我提出的這個想法不是來自經濟學——我在經濟學找不到任何能解釋這個的東西,而是來自社會學。一位名叫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的社會學家,寫了一篇名為“弱關系的強度”的論文。他的意思是,如果你的網絡中有100個人,你對他們只是了解一點,并且你已經與他們進行了交流,當你嘗試考慮建立公司或者為你的公司尋找客戶時,你可以向他們發(fā)消息。

另一種情況是你網絡里有12個人,他們都是你的親密朋友,你與他們深入合作、有深厚聯系。

如果你有很多松散聯系,它會給你很多選擇。如果你有少量深層次關系,你在雇用新人或開發(fā)新客戶時就沒有那么多選擇。

波士頓的特點是人們一直呆在一家公司,他們與該公司內部12位朋友建立深厚聯系。而硅谷有很多初創(chuàng)公司。人們會加入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這家公司在一年后倒閉,他們緊接著加入另一家,工作3年。他們四處走動。他們會與5年前合作過的人分享想法。硅谷有很多弱關系。在硅谷系統中,思想、金錢和人員流通非???,這讓生產力更高、土壤更肥沃。與狹隘的波士頓體系相比,這種松散網絡和聯系帶來了創(chuàng)造力。

你可以想象一個有很多花的花園,有蜜蜂在花園飛來飛去、嗡嗡作響、將花粉從一朵花轉移到另一朵花。風險投資家就是這樣。在不同的花中間飛舞、聯絡、傳遞信息。

05中國風投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我知道你有一些中國的企業(yè)家和投資人朋友,你怎么看待風險投資進入中國以后呈現出的中國特色?中國的風投和硅谷的風投的區(qū)別是什么?

馬拉比:中國的風險投資做得非常好。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的阿里、百度和騰訊開始,中國只用了15年就在獨角獸的創(chuàng)造方面和硅谷一樣大。相比來說,中國增長更快。當然,當時中國的經濟增長有時每年增長10%,這有助于風險投資增長。

但中國故事的驚人之處在于它與美國故事有多么相似。紅杉這樣的公司把模式帶到中國,他們研究了美國劇本,經常使用和美國一模一樣的方法(如早期員工的股票期權)。

作者:過去20年,中國風投率先解放的不是科學家,而是一批在手機上做APP的人,這帶來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生態(tài)的蓬勃,誕生了很多我們熟知的公司,如字節(jié)、滴滴、美團。直到最近一兩年,中國風投才開始集體轉向硬科技賽道。怎么看這個現象?

馬拉比:中國也有相當強大的醫(yī)療技術投資板塊。不過對此你會比我更了解。不是所有都是APP,對嗎?

如果你看一下美國故事,風險投資開始時有硬件階段,早期投資是半導體,接著是個人電腦,然后是路由器和支持電腦的設備。直到上世紀90年代開始,軟件成了大事。隨著互聯網在1995年左右建立、Netscape上市,軟件和互聯網應用程序真正主導風險投資。而中國開始行動的時間,也是上世紀90年代后期。因此,很自然,中國APP開發(fā)商是風險投資主要故事。

但最好記住,上世紀90年代之前就有過古老的硬件故事。也許現在我們回到了中國和美國的硬件時代,我猜測是因為人工智能是一種新的軟件。這將軟件推向了某種深度技術,但它仍然是軟件。與此同時,還有制造無人機的硬件公司(如大疆)和制造電池的公司。風險投資對機器人技術和深度技術硬件有價值??梢云诖磥?0年,軟件不會成為唯一主題,硬件也會是主題。

作者:你在書中提到,中國的風投有一項顯著的優(yōu)勢:對女性更開放。從哪些觀察中得出了這個結論?

馬拉比:當我到中國之前,我試著問我認識的人誰是中國最強的投資者。我列了一份名單。我當時并不特別在意性別平衡,結果名單上有幾位女性。徐新就是其中之一。我還見到了真格基金的方愛之,以及曾在Tiger的陳小紅。

高盛的臺裔美國人林夏如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個投資者,她是中國風險投資界的阿瑟·洛克,因為她投資了阿里巴巴,雖然后來踩了空。她是高盛最年輕的女性合伙人。

中國似乎有更多女性。也許是因為,美國風險投資體系在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萌生,當時性別平等程度低;而中國風險投資體系在上世紀90年代和2000年出現,社會普遍更平等。

作者:作為金融歷史學家,你怎么看待我們目前所處的經濟周期?對年輕讀者們是否有一些應對蕭條的建議?

馬拉比:這與2000年納斯達克崩盤情景相似。當時大量公司破產、遍地痛苦。你可以理解硅谷有兩種公司。有個詞叫Vaporware——指某種互聯網電子商務公司,它們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從風險資本家獲得了廉價資金,可以做大量廣告吸引客戶;當廉價資本停止,他們無法做廣告,就破產了。這是一種公司。另一種是向第一種公司銷售服務的IT公司,當第一種破產,他們也破產了。因此,在千禧年之初,很多公司失敗了。甚至亞馬遜這樣的優(yōu)質公司,也幾近破產。

歷史的教訓是:看吧,這些事情發(fā)生了,可能在一兩年內異常痛苦,但只要穿越這個階段,又能開始斬獲成功。原因就在于,風險投資+企業(yè)家+新想法是構建未來的方式。即使我們經歷一兩年的蕭條,也應該保持樂觀。

06作者那些事

作者:最后一點時間,想聊聊作為寫作者的問題。在開始寫作后,你遵循了一個怎樣的時間表?

馬拉比:必須靈活安排日程。如果一位風險投資家說:“哦,我可以在下周見你,在舊金山吃午餐怎么樣?”我就不得不放下一切去舊金山和他共進午餐。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如果有人說,我下周要在舊金山見你,但他取消了,你千萬不要生氣。你必須說:“嘿,沒問題,讓我們重新安排時間,下周怎么樣?”你必須時刻準備好去見他們。只有這樣,才能了解風險投資的秘密。

除此外,我的寫作會很有規(guī)律。我早上起床,努力鍛煉45分鐘,讓自己感到強壯和清醒。我拿著一大杯咖啡到我的辦公桌前。最好的一天是沒有郵件,沒有電話,只考慮寫作。但倘若我的某位信源與我聯絡,我必須立即放棄寫作回復他們。

作者:你已經寫了5本書,哪本是轉折點?哪本是你自己最喜歡的?

馬拉比:最大的轉折點是寫對沖基金歷史的《More Money Than God》,它是第一個真正賣出海量冊并持續(xù)銷售的一本書。關于格林斯潘的下一本書《The Man Who Knew》獲得了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圖書獎。但我認為這不如《More Money Than God》的突破重要。

我最喜歡的書是《The Power Law》,風險投資太令人興奮了——創(chuàng)造新的未來,發(fā)現新的產品,將初創(chuàng)公司打造成獨角獸。沒什么比這更神奇。

作者:你寫到紅杉在一段時間,成為硅谷創(chuàng)業(yè)者對風險投資人敵意的集中點。紅杉有因此不悅嗎?

馬拉比:紅杉的人希望我寫的某些內容有所不同。

他們在歐洲遭受了一些損失,因為歐洲風險投資家對紅杉有點嫉妒和競爭感。當我寫書時,我說紅杉很棒,當紅杉來歐洲,將是歐洲風險投資體系做得更好、更成熟的信號。很多歐洲風險資本家非常生氣,他們攻擊了紅杉,攻擊了我。紅杉有段時間感覺尷尬,但沒關系,他們會做得很好。我也說了紅杉很多積極的話,他們值得這樣的評價。所以,他們對某些事情有點生我的氣,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很開心。

作者:在職業(yè)生涯中,你體驗過The Power Law的魔法嗎?它怎么指導了個人生活?

馬拉比:我相信冒險押注一個困難的主題,做其他作家沒做過的事。我在每本書上花費5年時間,比大多數作家花費的時間要長。這是一筆巨大的投資。但我認為最終,你創(chuàng)造了更獨特、更不同的東西,你有機會做出原創(chuàng)性的貢獻。

前100個人讀了它,他們會想:哦,這是不同的,它很好。他們告訴100個朋友。一點一點,越來越多讀者喜歡它,告訴更多人,銷量出現了The Power Law的爆炸式增長。

作者:你的妻子是《經濟學人》總編輯。是她的工作更具挑戰(zhàn),還是你的?

馬拉比:我的妻子絕對是優(yōu)秀記者。她正在編輯一本每周有超過一百萬人閱讀的雜志。這是巨大影響力,我非常尊重她。我的書不錯,但可能只有幾十萬人看,沒有《經濟學人》這種頂級雜志有影響力。

作者:下一本書的計劃是?

馬拉比:我還沒完全決定,我希望寫一些關于人工智能的內容。我現在只是嘗試與一些人交談,看看這項工作能否成為可能。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公開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和服務的根據。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聯系電話 010-57193596,謝謝。

熱門推薦

“硬科技”是什么

來源:頭條號 作者:鈦媒體APP02/03 22:02

財中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