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前期收到的重大訂單陸續(xù)順利交付,博騰股份(300363)(300363.SZ)2022年全年預盈近20億元,創(chuàng)下業(yè)績新高。
博騰股份近日公布的2022年業(yè)績預告顯示,經初步核算,公司預計全年實現營業(yè)收入68.39億元~71.35億元,同比增長120%~130%;歸母凈利潤18.85億元~21.5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60%~310%;扣非后凈利潤18.83億元~21.48億元,增幅274%~327%。
2022年是博騰股份的高光時刻,僅上半年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就已經達到39.14億元和12.12億元,超過過去任何一年的全年總額。
以投資者身份向博騰股份證券部相關人士核實,業(yè)績預告中提到的“重大訂單”主要是此前披露的美國某大型制藥公司的兩項小分子創(chuàng)新藥的合同定制研發(fā)生產(CDMO)訂單。
“業(yè)績預告提到的重大訂單是之前披露的那些,目前訂單尚未交付完成,訂單還在執(zhí)行過程中。”該人士稱。
隨著入局者的增加,CDMO賽道“內卷”日漸升級,博騰股份還能依靠重大訂單維持多久的高光時刻,仍有待觀望?!叭粲唵紊婕跋嚓P產品未來需求無法持續(xù)或大幅減少,公司2023年及以后的業(yè)績可能存在波動的風險?!辈v股份在2022年半年報中如是稱。
業(yè)績暴漲,遠超過去10年
CDMO,全稱“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發(fā)生產組織,主要為創(chuàng)新藥企提供醫(yī)藥,特別是創(chuàng)新藥的工藝研發(fā)及制備、工藝優(yōu)化、放大生產、注冊和驗證批生產以及商業(yè)化生產等定制研發(fā)生產的服務。
自2019年年末,國內建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制度為主線的監(jiān)管理念后,便催生了各式各樣的CXO(醫(yī)藥外包)發(fā)展模式,對應藥品研發(fā)、生產、銷售等環(huán)節(jié),如藥品的委托研發(fā)、委托生產、委托貯運、委托銷售等,CDMO(研發(fā)+生產)則是其中一種。
博騰股份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本約為5.44億元,2014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目前主要從事原料藥CDMO業(yè)務、制劑CDMO業(yè)務、生物CDMO業(yè)務(主要為基因細胞治療CDMO業(yè)務)。
作為醫(yī)藥外包行業(yè)的老將,博騰股份自2013年起,營收增幅波動較大。財報數據顯示,2013-2018年,公司營收均在15億元以下,直至2019年,才實現穩(wěn)定增長。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博騰股份分別實現營收15.51億元、20.72億元、31.05億元、52.18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856億元、3.244億元、5.239億元、15.78億元。
按照此次披露的業(yè)績預告數據計算,2022年第四季度,博騰股份預計實現營收16.21億元~19.17億元,歸母凈利潤3.07億元~5.72億元,相比于2022年第三季度13.04億元的營收和3.65億元的歸母凈利潤,仍然保持增長態(tài)勢。以目前披露的總營收數據來看,2022年是博騰股份自上市以來營收最高的一年。
從細分的業(yè)務板塊來看,博騰股份的高增長主要來自原料藥業(yè)務。2022年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原料藥CDMO業(yè)務實現營收38.89億元,同比增長212%;制劑CDMO業(yè)務實現營收898.32萬元,同比增長154%;基因細胞治療CDMO業(yè)務實現營收1126.71萬元,同比增長80%。
來自美國某大型制藥公司的大額訂單是博騰股份2022年實現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2022年半年報顯示,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陸續(xù)收到美國某大型制藥公司的某小分子創(chuàng)新藥相關的CDMO服務訂單,金額合計約人民幣57億元。
2022年半年報顯示,2021年度,博騰股份獲得美國某大型制藥公司關于某小分子創(chuàng)新藥相關的CDMO服務訂單,訂單金額合計2.17億美元,訂單履行時間為2021年度-2022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陸續(xù)實現產品交付,并確認銷售收入合計13.46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累計收到美國某大型制藥公司的CDMO訂單,訂單金額合計6.81億美元,訂單履行時間為2022年度。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上述訂單項下的部分產品交付,并確認銷售收入17.98億元。
博騰股份在披露上述兩項訂單時均表示,“訂單金額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yè)收入的50%”。
依靠重大訂單,還能受益多久?
幾乎和博騰股份在同一時間,國內另一CDMO龍頭凱萊英(002821)(002821.SZ)也承接了巨額訂單。
據凱萊英披露的訂單合同公告,2021年11月17日、2021年11月29日、2022年2月21日,其全資子公司均有收到關于小分子化學創(chuàng)新藥物的CDMO合同,三次涉及的金額分別為4.809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2.57億元)、27.20億元、35.42億元,合計金額超過90億元。
凱萊英在2021年11月29日與2022年2月21日的訂單公告均提到,“若本合同順利履行,交貨時間為2022年度,預計將對公司2022年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積極的影響。”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凱萊英實現營收78.12億元,同比增長167.25%,實現歸母凈利潤27.21億元,同比增長291.58%。
盡管博騰股份與凱萊英并未明確表示公司的重大訂單具體來自于哪家企業(yè),但市場仍有猜測,或與輝瑞的新冠口服藥Paxlovid(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有關。
輝瑞Paxlovid是一款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另外,在2022年2月的訂單公告中,博騰股份也明確提到,其客戶是跨國藥企輝瑞旗下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
2022年2月,深交所就博騰股份的重大訂單下發(fā)問詢函,要求其說明是否與新冠治療藥物有關。不過,博騰股份在回復中表示,“基于公司與客戶簽署的保密協議,產品的名稱、用途或適應癥、配套工藝流程、專利技術、供應商等信息屬于客戶重要商業(yè)秘密,公司不便單方面對外披露。”
不過,重大訂單給業(yè)績帶來的提振效應能持續(xù)多久,仍不得而知。
博騰股份在2022年半年報中表示,若訂單涉及相關產品未來需求無法持續(xù)或大幅減少,公司2023年及以后的業(yè)績可能存在波動的風險。
而凱萊英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在2022年11月24日發(fā)布的《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中,凱萊英提到,公司于2021 年承接了某大型制藥公司的大訂單,有力帶動了公司收入的高速增長。大訂單收入金額在公司近兩年營業(yè)收入占比較高,2021 年占比 26.53%,2022 年前三季度占比 59.26%。“考慮其適應癥目前的全球變化情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以及公司過往該類型藥物的生命周期特點,大訂單的可持續(xù)性尚不明朗,該訂單規(guī)模及增長并不單純取決于公司經營層面,外部不可控因素較多?!?/p>
自2022年年末以來,國內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國內疫情形勢快速轉變,用藥需求釋放。近期便有消息傳出,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NMPA)作為中方牽頭部門正與輝瑞就Paxlovid的仿制藥合作進行談判,并特別提到華海藥業(yè)(600521)(600521.SH)、石藥集團(01093.HK)。
早在2022年8月,華海藥業(yè)與輝瑞共同宣布,雙方已就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Paxlovid)簽署本地化生產協議,合作協議期限為5年。華海藥業(yè)將在協議期內為輝瑞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Paxlovid提供制劑委托生產服務。
今年1月11日,輝瑞中國表示,正在推進與華海藥業(yè)在中國本地化生產新冠口服藥Paxlovid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