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大學畢業(yè)之后,我進入了一家小型私募基金公司工作。公司只有二三十人,工作氛圍是家庭式的,同事們上班下班都混在一起,沒什么界限感。
我的職位是基金經理初級助理,主要工作是幫助基金經理做調研,例如基金經理看上了某家上市公司,我就配合做好調研工作,寫出調研報告。
一提到私募基金,大家容易聯想到清盤、跑路,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私募基金都不靠譜,至少我工作的公司就還行。
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的核心區(qū)別來自資金來源,顧名思義,公募基金主要向包括你我他在內的社會大眾公開募集資金;而私募僅僅針對少數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高凈值人群來募集資金。
私募基金根據投資標的的不同也有分類,資金主要用于投資一級市場,叫作“私募股權基金”;另外一種就是投資二級市場,叫作“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我所在的公司就是投資二級市場的私募基金公司。
我有不少同學進入公募基金公司工作,和他們對比,有關部門對于私募基金的監(jiān)管相對寬松很多。
這其實不難理解,公募基金的對象主要是社會大眾,張阿姨、李大爺的錢都在基金里呢,如果監(jiān)管不嚴格,老百姓的血汗錢就可能血本無歸,這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
私募基金則不同,以我們公司來看,我們的客戶至少有百萬身家(沒有這錢也買不了私募基金),不是說他們的錢就可以隨便對待,而是有關部門默認他們具備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
除此之外,公募基金的限制性條款非常多,比如公募基金的總資產,不能夠超過基金凈資產的140%;比如不能過分集中持股。
私募基金則沒這么多要求,客戶對我們的最高要求就是“賺錢”,至于怎么操作,給基金經理的空間就大很多!
行業(yè)里有這樣的案例,一個小有名氣的私募基金經理,他看好茅臺,就曾經在自己管理的基金中,連續(xù)兩年只持有茅臺這一只股票,這在公募基金中是不可想象的!
在私募基金公司工作,雖然作為“菜鳥”我的工資并不高。但是據我所知,我的老板,也就是操盤手基金經理的工資可是非常誘人。
老板的收入大頭是業(yè)績提成,在設立私募基金時,公司會和投資人設定提成比例,以往的慣例是基金超額回報的20%。
這個收益是非常豐厚了,作為對比,公募基金經理收入主要來自于固定的管理費,僅有基金規(guī)模的2%,甚至更低。
行業(yè)里,曾有一個公募“奔私”的基金人士說:“過去在公募基金里,我一年能夠拿一兩百萬,還算是不錯。但是自從“奔私”以后,半年多的工夫,就賺了五千多萬,實現財務自由是沒有問題了?!?/p>
工作幾年里,見到不少私募基金經理,全是西裝革履,盡是成功人士的風范,讓人好生羨慕。
私募基金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但是工作這幾年,我漸漸發(fā)現,私募基金的收益并不一定優(yōu)于公募基金。
一方面,私募基金業(yè)績冰火兩重天,由于投資限制少,私募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往往更激進,如果與市場合拍,業(yè)績沖高,相反,業(yè)績慘不忍睹。如此冰火兩重天,作為投資人,就多了一層賭博的意味。
另一方面,私募基金的水比較深,尤其是基金經理本身。有的基金經理名不副實,業(yè)務能力很差;有的私募基金經理品行糟糕,老鼠倉等行為遠比公募基金猖獗。
整體來看,私募基金主要的服務對象是高凈值人群,他們風險抵抗能力更強,也愿意付出更多代價交換“超額回報”,但是愿望是好的,至于能否實現,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了。
最終,我還是從這家私募基金公司離職了。
這家私募基金規(guī)模太小,并且在私募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是工作核心,其他人都是他的輔助,我常常感覺自己是“工具人”,工作給我的“提升感”很少。為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我最終選擇了跳槽。
我的職位是基金經理初級助理,主要工作是幫助基金經理做調研,例如基金經理看上了某家上市公司,我就配合做好調研工作,寫出調研報告。
一提到私募基金,大家容易聯想到清盤、跑路,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私募基金都不靠譜,至少我工作的公司就還行。

01 私募基金vs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的核心區(qū)別來自資金來源,顧名思義,公募基金主要向包括你我他在內的社會大眾公開募集資金;而私募僅僅針對少數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高凈值人群來募集資金。
私募基金根據投資標的的不同也有分類,資金主要用于投資一級市場,叫作“私募股權基金”;另外一種就是投資二級市場,叫作“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我所在的公司就是投資二級市場的私募基金公司。
02 寬監(jiān)管:私募基金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更為寬松
我有不少同學進入公募基金公司工作,和他們對比,有關部門對于私募基金的監(jiān)管相對寬松很多。
這其實不難理解,公募基金的對象主要是社會大眾,張阿姨、李大爺的錢都在基金里呢,如果監(jiān)管不嚴格,老百姓的血汗錢就可能血本無歸,這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私募基金則不同,以我們公司來看,我們的客戶至少有百萬身家(沒有這錢也買不了私募基金),不是說他們的錢就可以隨便對待,而是有關部門默認他們具備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
除此之外,公募基金的限制性條款非常多,比如公募基金的總資產,不能夠超過基金凈資產的140%;比如不能過分集中持股。
私募基金則沒這么多要求,客戶對我們的最高要求就是“賺錢”,至于怎么操作,給基金經理的空間就大很多!
行業(yè)里有這樣的案例,一個小有名氣的私募基金經理,他看好茅臺,就曾經在自己管理的基金中,連續(xù)兩年只持有茅臺這一只股票,這在公募基金中是不可想象的!
03 明星基金經理奔私:讓人眼饞的“高收入”
在私募基金公司工作,雖然作為“菜鳥”我的工資并不高。但是據我所知,我的老板,也就是操盤手基金經理的工資可是非常誘人。
老板的收入大頭是業(yè)績提成,在設立私募基金時,公司會和投資人設定提成比例,以往的慣例是基金超額回報的20%。
這個收益是非常豐厚了,作為對比,公募基金經理收入主要來自于固定的管理費,僅有基金規(guī)模的2%,甚至更低。
行業(yè)里,曾有一個公募“奔私”的基金人士說:“過去在公募基金里,我一年能夠拿一兩百萬,還算是不錯。但是自從“奔私”以后,半年多的工夫,就賺了五千多萬,實現財務自由是沒有問題了?!?/p>工作幾年里,見到不少私募基金經理,全是西裝革履,盡是成功人士的風范,讓人好生羨慕。
04 內部人告訴你,私募基金的收益并不見得更好!
私募基金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但是工作這幾年,我漸漸發(fā)現,私募基金的收益并不一定優(yōu)于公募基金。
一方面,私募基金業(yè)績冰火兩重天,由于投資限制少,私募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往往更激進,如果與市場合拍,業(yè)績沖高,相反,業(yè)績慘不忍睹。如此冰火兩重天,作為投資人,就多了一層賭博的意味。另一方面,私募基金的水比較深,尤其是基金經理本身。有的基金經理名不副實,業(yè)務能力很差;有的私募基金經理品行糟糕,老鼠倉等行為遠比公募基金猖獗。
整體來看,私募基金主要的服務對象是高凈值人群,他們風險抵抗能力更強,也愿意付出更多代價交換“超額回報”,但是愿望是好的,至于能否實現,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了。
最終,我還是從這家私募基金公司離職了。
這家私募基金規(guī)模太小,并且在私募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是工作核心,其他人都是他的輔助,我常常感覺自己是“工具人”,工作給我的“提升感”很少。為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我最終選擇了跳槽。


1329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