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信托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信托理財產品,類似銀行理財,通過投資來賺錢。另一種是家族信托,也就是專門設立一個信托計劃,我們把資產放到里邊,可以用來投資增值、風險隔離、財富傳承。其中,第二種家族信托可以算是一種神奇的理財方式,很多企業(yè)家、明星、富豪都在用。
什么是家族信托?
來源 | 公眾號:私人財富管理師PWM打個比方。比如古代的岳飛大將軍,常年在外打仗,皇帝獎賞他很多錢。這筆錢肯定不能隨身帶在軍營里。而他家里又只有弱妻幼子,不善理財。于是岳將軍就需要找一個值得信賴的管家,把錢留給他管理,買房置地,每年收租,養(yǎng)活妻兒老小。這是一個簡單的信托關系,岳飛將軍是委托人,管家是受托人,妻兒老小就是受益人。在西方,信托制度最早被叫做“尤斯制”,也就是英文use,使用的意思。比如對岳飛將軍的信托來說,這筆錢雖然拿在管家手里,但是他只用來投資,沒有收益權,不能拿來享受。所謂“信托”,最初的含義就是找一個“信”任的人,把財產“托”付給他。如今經過幾百年的改進,信托的作用已經被大大擴展,成為一種防離婚、防敗家、防要債的理財神器。01
家族信托的作用一:防離婚對富豪來說,離婚肯定不是好事。很多有錢人都不愿離婚,比如股神巴菲特。據(jù)說他跟妻子從中年就開始分居,各有新歡。但是倆人一直沒離婚,主要原因就是巴菲特不想被分走財產。當然也有少數(shù)富豪會比較任性,想離就離。比如美國的傳媒大亨默多克,現(xiàn)在90多歲,娶過四個老婆,離過四次婚。默多克如此任性,有個重要原因是他早就留下后手,不怕分家。20多年前,當默多克跟第二任妻子離婚的時候,被分走17億美元,有點心疼。他也知道自己是個喜新厭舊的性格,以后肯定還會離婚。為了防止悲劇再次發(fā)生,他就設立了自己的家族信托。把財產都放到信托里邊,受益人是他的孩子,自己沒錢一身輕。第三任妻子鄧文迪和他結婚13年后離婚,最后只拿到一些象征性的補償金。就連他們的兩個孩子,也只能享受一些財務的收益。類似的故事還有咱們國內的劉強東。他結婚之后,連續(xù)十年,每年只領一塊錢工資。而且把婚前全部財產都放進家族信托。劉強東的家族信托名叫Max Smart Limited,設立于英屬維爾京群島,是一種VISTA信托。根據(jù)這種信托的設計,信托的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是一個人。也就是說,劉強東委托劉強東自己,管理他在京東的股權。經過這樣操作后,這些股權并不在劉強東名下,就算他離婚也不會被分割。據(jù)說這種信托在互聯(lián)網圈子里特別流行,阿里巴巴的馬云、拼多多的黃崢、美團的王興,都在維爾京群島有一個VISTA信托。02
家族信托的作用二:防敗家家族信托在香港明星中也很常見,主要作用是防止子孫后代敗家。比如向華強和陳嵐夫婦。他們的兒子向佐娶了女明星郭碧婷。陳嵐在一次采訪里邊說,她已經把錢都放進信托基金,既不屬于向佐,也不屬于郭碧婷。就算離婚,郭碧婷也分不走這筆錢。對于家族信托,陳嵐有個準確的評價叫“餓不死,也敗不了”。兒子和兒媳賺的錢完全可以養(yǎng)活自己,再加上家族信托會定期給他們一筆錢,可以算是綽綽有余。在孩子應該自己努力的年紀,直接把大筆資產交給他并不一定是好事。已經去世的明星梅艷芳也是如此。她在查出自己患有癌癥之后,就要把自己大部分的財產都留給母親。但是考慮到母親是個愛賭博的人,如果直接給她1個億,可能沒幾天就賭光了。于是梅艷芳把財產放到家族信托,每個月向她母親支付7萬港幣的生活費。梅艷芳去世之后,她母親覺得每個月7萬太少,一直都在打官司想把遺產要回來。但是因為信托合同受到法律保護,她一直都沒能成功。03
家族信托的作用三:防要債對于做生意的商人來說,家族信托還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防要債。這方面比較經典的故事是樂視的賈躍亭。幾年前樂視網崩盤,賈躍亭欠債20億美金,躲去了美國。后來到2019年底的時候,賈躍亭對自己的債權人提出一個債務重組方案。因為他名下有一部分法拉第未來的股票。這些股票并不值錢,但是有前景。于是他就提議成立一個債權人信托,把自己的法拉第未來股份裝在里邊,受益人是他的債權人。如果未來他能造車成功,股票估值上漲,就可以用來清償債務。對于那些債主,可能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最后就只能同意??恐@個債權人信托,賈躍亭成功擺脫20億美元的債務。這件事中間還有個插曲。網上曾經有個自媒體爆料說,賈躍亭在美國設立了一個家族信托,其中有大概5億人民幣,受益人是他的女兒。后來賈躍亭的妻子和樂視公司都對此辟謠,也就沒有了下文。但是通過這件事我們知道,如果賈躍亭真的這么干過,確實有可能讓他的一部分資產避免被追債。
總結
總結一下,家族信托的重要作用就是把家族和個人、企業(yè)的風險隔離。既能避免某個人沖動敗家,影響家族財富傳承;也能避免因為企業(yè)經營風險,影響到家族成員的生活質量。
什么是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的作用一:防離婚對富豪來說,離婚肯定不是好事。很多有錢人都不愿離婚,比如股神巴菲特。據(jù)說他跟妻子從中年就開始分居,各有新歡。但是倆人一直沒離婚,主要原因就是巴菲特不想被分走財產。當然也有少數(shù)富豪會比較任性,想離就離。比如美國的傳媒大亨默多克,現(xiàn)在90多歲,娶過四個老婆,離過四次婚。默多克如此任性,有個重要原因是他早就留下后手,不怕分家。20多年前,當默多克跟第二任妻子離婚的時候,被分走17億美元,有點心疼。他也知道自己是個喜新厭舊的性格,以后肯定還會離婚。為了防止悲劇再次發(fā)生,他就設立了自己的家族信托。把財產都放到信托里邊,受益人是他的孩子,自己沒錢一身輕。第三任妻子鄧文迪和他結婚13年后離婚,最后只拿到一些象征性的補償金。就連他們的兩個孩子,也只能享受一些財務的收益。類似的故事還有咱們國內的劉強東。他結婚之后,連續(xù)十年,每年只領一塊錢工資。而且把婚前全部財產都放進家族信托。劉強東的家族信托名叫Max Smart Limited,設立于英屬維爾京群島,是一種VISTA信托。根據(jù)這種信托的設計,信托的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是一個人。也就是說,劉強東委托劉強東自己,管理他在京東的股權。經過這樣操作后,這些股權并不在劉強東名下,就算他離婚也不會被分割。據(jù)說這種信托在互聯(lián)網圈子里特別流行,阿里巴巴的馬云、拼多多的黃崢、美團的王興,都在維爾京群島有一個VISTA信托。02
家族信托的作用二:防敗家家族信托在香港明星中也很常見,主要作用是防止子孫后代敗家。比如向華強和陳嵐夫婦。他們的兒子向佐娶了女明星郭碧婷。陳嵐在一次采訪里邊說,她已經把錢都放進信托基金,既不屬于向佐,也不屬于郭碧婷。就算離婚,郭碧婷也分不走這筆錢。對于家族信托,陳嵐有個準確的評價叫“餓不死,也敗不了”。兒子和兒媳賺的錢完全可以養(yǎng)活自己,再加上家族信托會定期給他們一筆錢,可以算是綽綽有余。在孩子應該自己努力的年紀,直接把大筆資產交給他并不一定是好事。已經去世的明星梅艷芳也是如此。她在查出自己患有癌癥之后,就要把自己大部分的財產都留給母親。但是考慮到母親是個愛賭博的人,如果直接給她1個億,可能沒幾天就賭光了。于是梅艷芳把財產放到家族信托,每個月向她母親支付7萬港幣的生活費。梅艷芳去世之后,她母親覺得每個月7萬太少,一直都在打官司想把遺產要回來。但是因為信托合同受到法律保護,她一直都沒能成功。03
家族信托的作用三:防要債對于做生意的商人來說,家族信托還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防要債。這方面比較經典的故事是樂視的賈躍亭。幾年前樂視網崩盤,賈躍亭欠債20億美金,躲去了美國。后來到2019年底的時候,賈躍亭對自己的債權人提出一個債務重組方案。因為他名下有一部分法拉第未來的股票。這些股票并不值錢,但是有前景。于是他就提議成立一個債權人信托,把自己的法拉第未來股份裝在里邊,受益人是他的債權人。如果未來他能造車成功,股票估值上漲,就可以用來清償債務。對于那些債主,可能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最后就只能同意??恐@個債權人信托,賈躍亭成功擺脫20億美元的債務。這件事中間還有個插曲。網上曾經有個自媒體爆料說,賈躍亭在美國設立了一個家族信托,其中有大概5億人民幣,受益人是他的女兒。后來賈躍亭的妻子和樂視公司都對此辟謠,也就沒有了下文。但是通過這件事我們知道,如果賈躍亭真的這么干過,確實有可能讓他的一部分資產避免被追債。
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