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都說房價要跌嗎?為什么北京、上海等多個熱點城市樓市還會超預期升溫呢?
因為私募基金入場了。想搞懂這件事對于北京、上海的房價影響,首先就要搞懂,私募基金是干嘛的。私募基金對應公募基金,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門檻。想買公募基金,1塊錢就能上車;但私募基金的最低門檻是500萬。因此,私募基金最大的特點就在于他的客群,都是高凈值群體,簡稱富人。人們常說,中國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而這80%的財富,就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私募基金。允許私募基金投資房地產,就是要讓富人出錢,把房價給拉起來。那么私募基金會投資哪些城市的房地產呢?你要看他們主要分布在哪里。截至2022年11月末,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數(shù)量從注冊地分布來看,上海、北京和深圳是前三名,占比超過50%。
這一下是不是閉環(huán)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私募基金出手,當?shù)胤績r應聲而起。上面想的很可能還是老一套打法,超一線帶動全國,北上的房價漲了,全國各地一起漲。但這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因為允許私募基金入場,很可能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做法。購買私募基金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通過私募基金經理。全國有兩萬多家私募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經理的能力和水平會出現(xiàn)較大差距。而富人之所以愿意購買私募基金,就是希望可以獲得更多收益。因此,私募基金主要的投資方向就是股市和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一旦成功就能賺得盆滿缽滿,可伴隨高收益到來的就是高風險。為了防止私募基金出現(xiàn)血本無歸的情況,上面早有規(guī)定:一旦某支私募基金的虧損額度達到30%,該私募基金就要被強行清算止損。
私募基金這樣的高風險投資機構,一旦進入了房地產市場,那么當私募基金原本的投資對象出現(xiàn)了大面積虧損,會不會連累他們投過的房市跟著一起倒霉呢?房地產市場具有極強的連帶性效應,一旦某位或某些位私募基金經理操作不當,就會連帶整個城市的房價下跌。這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看上去只是一個骨牌倒下,可最終所有骨牌都要受到連累。到那個時候,房價恐怕不會上漲,反而可能遇到更糟糕的情況。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在剛需用戶看來,房子是拿來住的,但在基金經理這幫金融高手看來,天下所有東西都是具備金融屬性的。一旦他們把金融手段用在房子身上,那么“X房理2.0版本”恐怕很快就會改頭換面卷土重來了。這個道理我們懂,難道上面就不懂嗎?當然不是。他們也懂,所以對于私募基金始終嚴防死守。但這一次卻是,明知道可能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卻依然允許私募基金入場試點房地產,顯然是因為沒有其他辦法了。一月底的時候,外貿備案手續(xù)取消,所有企業(yè)都可以自動獲得出口權利。最近國臺辦又發(fā)聲,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臺企在A股上市。全方位、高密度、無差別的火力覆蓋,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2023年的經濟必須復蘇。
因為私募基金入場了。想搞懂這件事對于北京、上海的房價影響,首先就要搞懂,私募基金是干嘛的。私募基金對應公募基金,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門檻。想買公募基金,1塊錢就能上車;但私募基金的最低門檻是500萬。因此,私募基金最大的特點就在于他的客群,都是高凈值群體,簡稱富人。人們常說,中國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而這80%的財富,就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私募基金。允許私募基金投資房地產,就是要讓富人出錢,把房價給拉起來。那么私募基金會投資哪些城市的房地產呢?你要看他們主要分布在哪里。截至2022年11月末,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數(shù)量從注冊地分布來看,上海、北京和深圳是前三名,占比超過50%。
這一下是不是閉環(huán)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私募基金出手,當?shù)胤績r應聲而起。上面想的很可能還是老一套打法,超一線帶動全國,北上的房價漲了,全國各地一起漲。但這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因為允許私募基金入場,很可能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做法。購買私募基金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通過私募基金經理。全國有兩萬多家私募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經理的能力和水平會出現(xiàn)較大差距。而富人之所以愿意購買私募基金,就是希望可以獲得更多收益。因此,私募基金主要的投資方向就是股市和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一旦成功就能賺得盆滿缽滿,可伴隨高收益到來的就是高風險。為了防止私募基金出現(xiàn)血本無歸的情況,上面早有規(guī)定:一旦某支私募基金的虧損額度達到30%,該私募基金就要被強行清算止損。
私募基金這樣的高風險投資機構,一旦進入了房地產市場,那么當私募基金原本的投資對象出現(xiàn)了大面積虧損,會不會連累他們投過的房市跟著一起倒霉呢?房地產市場具有極強的連帶性效應,一旦某位或某些位私募基金經理操作不當,就會連帶整個城市的房價下跌。這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看上去只是一個骨牌倒下,可最終所有骨牌都要受到連累。到那個時候,房價恐怕不會上漲,反而可能遇到更糟糕的情況。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在剛需用戶看來,房子是拿來住的,但在基金經理這幫金融高手看來,天下所有東西都是具備金融屬性的。一旦他們把金融手段用在房子身上,那么“X房理2.0版本”恐怕很快就會改頭換面卷土重來了。這個道理我們懂,難道上面就不懂嗎?當然不是。他們也懂,所以對于私募基金始終嚴防死守。但這一次卻是,明知道可能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卻依然允許私募基金入場試點房地產,顯然是因為沒有其他辦法了。一月底的時候,外貿備案手續(xù)取消,所有企業(yè)都可以自動獲得出口權利。最近國臺辦又發(fā)聲,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臺企在A股上市。全方位、高密度、無差別的火力覆蓋,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2023年的經濟必須復蘇。

1177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