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隔離宣告失敗
俏江南創(chuàng)始人張?zhí)m與歐洲私募股權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以下簡稱CVC)的糾紛仍在繼續(xù)。
3月3日,美國聯邦地區(qū)法院公布了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與張?zhí)m的民事訴訟裁決書,判決張?zhí)m及其公司名下所有的紐約西53街20號,39A公寓出售所得歸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所有。而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實際上是CVC為了收購俏江南成立的,判決書還透露張?zhí)m在2019年與CVC的訴訟中敗訴,共欠對方1.42億美元及其利息。
張?zhí)m事件的始末
張?zhí)m在瑞士銀行和德意志銀行開了兩個銀行賬戶,這兩個銀行賬戶的所有權,是張?zhí)m在境外設立的一個特殊目的公司。然后,張?zhí)m把這個特殊目的公司的股權,都轉讓給了信托公司。從表面上看,這兩個賬戶已經不屬于張?zhí)m的個人資產,它是屬于信托公司的信托財產。
但是,這個債權人在新加坡起訴張?zhí)m以后,新加坡的法院最后認定這兩個銀行賬戶不屬于信托財產,就屬于張?zhí)m的個人財產。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張?zhí)m并沒有把這個信托財產當成真正的信托財產,他的權力太大了。張?zhí)m從這兩個銀行賬戶里面分別下指令給信托公司,從這兩個銀行賬戶里面轉了很多錢,用于購買房產或者是消費。
這樣一來張?zhí)m這個信托公司基本上就成了一個出納而已。信托公司從來都是聽張?zhí)m的,張?zhí)m下什么指令,信托公司就執(zhí)行什么指令。這樣一來,信托財產的獨立性就受到了挑戰(zhàn)。所以,如果你希望這個信托不被擊穿,希望保持信托財產的獨立性,那么作為委托人,你就必須要約束自己的權利。
信托財產“實際控制”含量過高
張?zhí)m設立的離岸家族信托被擊穿的核心原因:家族信托下的財產實際權利人為委托人,而非托管人。而有效的具備資產隔離的功能的家族信托在委托人將其財產轉為信托財產后,信托財產將獨立于委托人、受益人及受益人各自的固有財產。
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委托人或受托人出現債務后,信托資產也不屬于責任資產,債權人無權申請法院直接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或其他執(zhí)行措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張?zhí)m的離岸家族信托被認定為其個人財產,從而失去了財產保全功能。
那什么是家族信托?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家族信托的起源
家族信托的雛形可追溯到古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510年-公元前476年)。當時《羅馬法》將外來人、解放自由人排斥于遺產繼承權之外。為避開這樣的規(guī)定,羅馬人將自己的財產委托移交給其信任的第三人,要求為其妻子或子女利益而代行對遺產的管理和處分,從而在實際上實現遺產繼承權。
在美國,家族信托由來已久,最初出現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即鍍金年代(Gilded Age)來臨之初由一些富裕家庭創(chuàng)造的。早期的家族信托受相同的法律法規(guī)監(jiān)管,設立家族信托方式較為單一。
在經歷了長達25年的經濟繁榮時期后(被稱為美國的第二個鍍金年代),許多州的法律也變得更靈活,設立和運營家族信托也變得更加容易——富人因此更容易實現其財富規(guī)劃和傳承的目標。在中國香港及歐美發(fā)達地區(qū),以個人名義設立的信托占據信托市場的70%左右。
如何理解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是唯一被法律法規(guī)同時賦予資產隔離、保護、傳承和資產管理等各項功能的金融工具。作為一種法律架構,家族信托可以實現財富安全、婚姻保護、債務隔離、稅務籌劃、個性化傳承、隱私保護等功能,助力委托人妥善做好家族事務安排。作為一種信托產品,家族信托具有專戶投資功能,可以根據委托人的投資訴求設計個性化投資方案。
家族信托在海外的發(fā)展已經十分成熟,很多知名家族通過將財產轉入信托的方式來實現財富的永續(xù)傳承,比如比爾·蓋茨、洛克菲勒、肯尼迪等家族。近年,中國出現了越來越多借助境外家族信托達到財富管理和傳承目標的案例,比如龍湖集團的吳亞軍家族等。2020年末,國內家族信托存續(xù)規(guī)模2051.55億元,2021年末達到3494余億元,2022年1月,單月家族信托規(guī)模新增128.99億元,較上月增長33.54%,創(chuàng)近一年內新高。
根據中國信托業(yè)協(xié)會編制的《2021年信托業(yè)專題研究報告》,未來一段時間,家族信托的整體規(guī)模有望持續(xù)增長。一是由于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民營企業(yè)經過約40年的發(fā)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民營企業(yè)的實控人已經開始面臨財富傳承的問題;二是國民財富逐步積累,可用于投入家族信托的資產規(guī)模總量增加;三是家族信托的普及率提升,高凈值人群規(guī)模增速與其對家族信托認知度、認可度的提升將成為家族信托規(guī)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什么樣的人適合做家族信托
與個人財富管理相比較,家族財富管理更為復雜多元。作為家族掌舵人,家族信托的設立是未雨綢繆、高瞻遠矚的規(guī)劃設計,助力實現家族財富基業(yè)長青、家族精神綿延永續(xù)。
1、經營企業(yè)人士企業(yè)經營過程中,面對合同違約、企業(yè)債務連帶保證以及人身意外、財產意外、侵權賠償等風險,為確保資產的合法性和獨立性,需要在個人、家庭、企業(yè)和其他利益相關方之間建立起防火墻機制,確保企業(yè)經營的負債和風險不會影響家庭財富安全;
2、婚嫁適齡人士對于擬婚人士,需要實現婚前財產保護,尤其避免子女婚變分流家族財富,防止婚變析產;
3、家庭關系復雜人士重組家庭、多代同堂家庭、家庭關系預期有較大變動家庭,可借助家族信托解決復雜家事擔憂;
4、有特殊群體需要照顧的人士對于未成年子女、隔代孫輩、年邁父母、家庭主婦、特殊障礙人士進行生活保障,平衡家庭財產關系;
5、家族財富需要有序繼承的人士靈活設計家族財富分配條款,助力財富分配執(zhí)行效果,避免復雜的繼承程序和繼承糾紛;
6、有家族企業(yè)或股份需要傳承的人士通過企業(yè)所有權、經營權、受益權的合理安排最大程度實現企業(yè)長久運營;保障被選擇為企業(yè)接班人的子女的企業(yè)經營話語權;防止家族股權過度分散;確保未來家庭的變化不會影響企業(yè),維護家族繁榮和精神傳承;
7、需要做家風傳承的人士通過受益人及分配方式的安排,正向引導或負面約束受益人的行為,實現家風傳承;
8、具有多資產統(tǒng)籌管理需求的人士現金、股權、保險金及房產等多類型資產集中管理,借助離岸家族信托多平臺持有并統(tǒng)籌管理,合理規(guī)劃資產持有、管理及分配成本。
家族信托的本質
家族信托的本質可以從法律本質和目的本質上進行定性。家族信托的法律本質是,委托人將資產轉入信托,由受托人持有、管理、分配信托資產,受益人從信托資產中獲益并監(jiān)督受托人。

家族信托的本質目的在于家族財富的持有、保護和傳承,而非逃避債務、規(guī)避納稅義務、隱匿非法所得?!凹易逍磐械姆杀举|要求信托設立后信托財產的所有權轉移到受托人名下,委托人不能無節(jié)制地支配信托財產;家族信托的目的本質則決定了家族信托不能用于非法避債?!?/p>
如何正確設立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的資產保護功能具有社會屬性,是鼓勵高凈值人士財富創(chuàng)造的工具,因為有這樣的資產保護工具存在,他們才能免去后顧之憂,更大膽地進行財富再創(chuàng)造。
家族信托雖然是資產保護工具,但資產保護的目的必須合法,不能單純使用家族信托規(guī)避已有債務。“例如企業(yè)家在自己經營狀況良好且不具備重大債務風險之時,使用自己名下一半的資產設立家族信托,并對信托機制進行了合理的資產保護設計,假設未來產生經營風險,企業(yè)家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況,放到信托的一半資產則可以免受影響。相比之下,如果企業(yè)家在即將面臨可以預見的重大債務風險,或者已經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tài)時,仍把個人名下的資金轉移至信托里企圖規(guī)避償債責任,則屬于非法避債行為。以非法避債目的而設立的家族信托,不論如何設計,也并不具備資產保護效果?!?/p>

透過此次家族信托擊穿事件,國內高凈值人士應當正確理解家族信托的資產保護功能。
第一,并非所有的信托目的都可以享受家族信托的資產保護功能。比如非法避債、轉移夫妻共同財產、隱匿非法所得資產等企圖損害他人利益的目的是不被允許的。第二,大多數情況下,保留對信托分配的控制權與信托的資產保護功能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高凈值人士需要衡量兩者的重要性,找到信托設計的平衡點。第三,不同的家族信托法律文件以及法律機制設計會產生不同的資產保護效果,這意味著家族信托的定制化設計十分關鍵,應當依據家族情況和需求對信托文件和法律機制進行針對性設計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