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程認識有些年頭了。老程是一家私募基金的合伙人,我倆是在一個微信投資群里認識的。因為同在一個城市,吃過幾次飯,一來二去,便熟絡了。老程四十出頭年紀,但頭頂幾乎全禿了。無論他打扮的多么年輕,給人的感覺都像個小老頭。用老程自己的話來說,這些年干投資,太操心。我去過幾回老程的公司,他們公司的幾個操盤手發(fā)際線都很高。看來股票這行,不僅傷心,還上頭。私募基金主要分為兩大類,私募股權基金和私募證券基金。分別對應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老程的公司屬于私募證券基金,也叫陽光私募。很多人聽說私募基金,可能是源于一個新聞:2008年,中國“私募教父”趙丹陽出資 211 萬美元,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私募教父”這個稱號源于2003年,趙丹陽創(chuàng)辦了赤子之心資管公司,這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私募基金公司。在他的管理下,旗下產品業(yè)績震驚市場。僅成立一年,赤子之心的收益率就達到了46.51%。
而讓趙丹陽名聲大噪是在2008年,當A股市場眾多券商分析師豪言,上證指數(shù)有望破1萬點時。趙丹陽主動清盤了旗下所有的A股基金,全身而退。趙丹陽成功躲過了2008年慘烈的金融風暴,使得其逆勢取得了4%的正收益。私募基金巔峰時期有2萬多家,根據(jù)私募基金經理的從業(yè)背景,可以分為公募派、券商派、民間派。先說公募派,例如淡水泉的趙軍,曾在嘉實基金任職機構投資總監(jiān);和聚投資的李澤剛曾任職泰達基金;千合資本的王亞偉曾任職華夏基金。券商派的私募基金經理數(shù)量最多,朱雀投資的李華倫,重陽投資的裘國根,景林資產的高云程等等。
民間派人數(shù)也不少,例如易鑫安的欒鑫,高毅曉峰的馮柳等等。因為我做了6年股票經紀人,所以對陽光私募比較熟悉。但我對陽光私募有很多疑問,之前一直沒人幫我解惑,后來老程告訴了我真相。我當時很好奇,私募基金賺錢嗎,真的是暴利行業(yè)嗎?因為經常有XX基金經理年薪幾百萬,分紅上千萬類似的新聞博人眼球。老程告訴我,像這樣的公司和基金經理確實存在,但少得可憐。市面上2萬家私募基金公司,可以說嚴重的兩極分化。絕大多數(shù)私募基金公司處在虧損狀態(tài),私募基金經理也常年在溫飽線上掙扎。他們內行人都說,私募基金不是用來發(fā)家的,而是用來敗家的。
沒有點家底,千萬不要從事私募基金,要不然會被餓死。見他說的夸張,我有些不信。但老程舉了個例子,每家券商都有私募基金準入白名單。每家券商白名單里的私募公司也就百十家,能有兩百家體量的白名單的已經非常牛了。而私募基金行業(yè)有2萬多家,寥寥幾百家能夠進入銀行、券商、三方財富機構的準入白名單。剩下大部分私募公司,沒有正規(guī)的募集渠道,資金體量很難做大。
像公募基金體量大,利潤靠做大規(guī)模提取管理費。但私募基金體量太小,管理費2%,都不一定夠房租水電等支出,所以利潤主要靠業(yè)績分成來盈利。而沒有大型的募集渠道,也導致大部分私募基金體量做不大,都是幾百萬或者一千萬這種小打小鬧。這么小的體量,業(yè)績分成肯定也高不到哪去。私募公司都賺不到錢,怎么給私募基金經理高額分紅?聽老程這么說,我基本認可了這個說法。我還好奇私募基金的收益率,因為券商經常會給高凈值客戶,推售一些私募基金產品。每次私募公司路演的產品收益非常好,收益高、回撤小。但客戶買了私募產品后,收益非常不理想,這樣的案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老程聽了我的疑問,笑笑說,這是行業(yè)公開的秘密。因為私募公司產品收益是否公布,全看私募公司意愿。比如老程的公司,旗下產品收益好,就公布在私募排排網(wǎng)。如果收益不好,索性就不公布。什么時候收益好了,再公布。
私募公司路演的產品,永遠會挑收益最高的產品公示。有的私募公司為了路演效果,甚至會專門成立一只產品用于路演。路演的這只產品規(guī)模有可能只有一千萬甚至幾百萬,因為規(guī)模小,所以操作靈活,收益更加有保障。私募公司集全力把這只產品收益做高,然后拿這只產品去路演。客戶看到超高且穩(wěn)定的收益率,肯定都佩服私募公司的操盤實力,也有意愿購買私募產品。此外,私募公司有很多操作策略,例如高頻、T0、CTA等等。但很多優(yōu)秀的策略,公開市場上很難買到。
老程說,真正優(yōu)秀的產品和策略,不用公開發(fā)售就被搶光了。最優(yōu)秀的策略,股東、員工就投了。差一些的策略,朋友、合作伙伴瓜分了。再次一些的策略產品,由自己的直營團隊去銷售。最差的策略產品才會給到銷售渠道,例如銀行、券商或者三方財富機構。為什么會把最差的策略給到銷售渠道,這是因為利益所致。銷售渠道會跟私募公司分成,認購費、管理費、業(yè)績分成等等一大堆。私募公司為了自身利益考慮,所以最好的產品肯定留給自己和直營機構。聽了老程說的,我感嘆,陽光私募這行水太深了......【點擊下方鏈接,更多精彩文章供您閱讀!】我在信托公司工作那些年坐大戶室的秦總,炒股巨虧400萬!一個買基金巨虧的真實故事!P2P網(wǎng)貸,讓手機店老板巨虧400萬!信托也暴雷,周姐巨虧3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