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看中的一家自動駕駛企業(yè),即將敲鐘。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實現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業(yè)化之一的公司,知行汽車科技在4月4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
來源:招股書
半個月前,彭博社就報道稱,知行科技或計劃通過港股IPO籌集2億到3億美元。
知行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IPO所募集到的資金將主要用于提升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產品研發(fā),以及擴大銷售和服務網絡與研發(fā)總部、生產廠房和新生產線有關的資本開支。
復盤知行科技的成長之路,受到不少資本青睞,獲得了明勢資本、國中資本、建銀國際等機構的投資。最讓人關注的,就是李想和理想汽車也跟投兩輪,目前持股4.5%。
來源:天眼查
知行科技上市背后,是理想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前期探索。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2年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銷售收入計算,知行科技是中國第二大第三方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場份額為26.2%。
01、三年虧損8.6億
知行科技成立于2016年底,公司總部位于江蘇省蘇州市,目前已成為國內*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可根據主機廠需求提供整體系統(tǒng)解決方案及其配套的智能攝像頭和自動駕駛域控制器。
2016年底成立后,在2018年知行科技就完成了億元A輪融資。2020年,知行科技的*個自動駕駛解方案實現量產。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知行科技的營收分別為4765.5萬元、1.78億元、13.26億元,毛利分別為959.6萬元、3678.3萬元和1.11億元。
來源:招股書
雖然營收巨幅上漲,但虧損也在增加。知行科技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年內凈虧損分別為5382.7萬元、4.64億元、3.42億元,近三年累計虧損為8.6億。
虧損擴大也意味著毛利率在下降,2020年和2021年的毛利率分別為20.1%、20.6%。而到了2022年毛利率則驟降12.3個百分點至8.3%。
來源:招股書
不過整體來看,知行科技的收入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2020-2022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427.2%,而2022 年的同比增幅更是高達644%。
知行科技的主要收入就是銷售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自動駕駛相關的研發(fā)服務和已裝配印刷線路板(PCBA)產品。其中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包括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智能前視攝像頭(iFC)等。
據沙利文咨詢公司的數據,知行科技是國內最早實現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的公司之一。2020年至2022年期間,知行科技共計交付超 10 萬臺自動駕駛域控制器。
公司從2021年開始獲得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收入,2021年和2022年,知行科技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收入分別為8601.1萬元、12.50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48.2%和94.3%。
來源:知行科技iMotion
從招股書不難看出,知行科技擁有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
與此同時,知行科技的融資能力也不差。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成立至今,已進行多輪融資,累計融資數億元。投資機構包括明勢資本、訊飛創(chuàng)投、招商啟航、HL Klemove、乾融控股、雅楓投資、德載厚資本等。
在2018年,知行科技就完成了億元A輪融資,2020年宣布完成B1輪融資,由建銀蘇州科創(chuàng)基金領投,禾裕壹號跟投,原股東理想汽車、明勢資本、國中創(chuàng)投繼續(xù)跟投。
2021年知行科技又開啟了C輪融資,招股書顯示,C輪融資合計規(guī)模約6.16億元。其中,C1輪融資2.7億元,對應估值22.7億元。C2輪融資9850萬,對應估值25.99億元。C3輪融資2.475億元,對應估值為33億元。
來源:招股書
02、李想跟投兩輪
在知行科技的融資過程中,理想汽車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在Pre-A輪,另一次在B輪。招股書最新消息,公司股東中,理想汽車通過北京車和家持股 4.5%。
李想投資知行科技,也是為自家的理想汽車考慮。
2017年12月,理想汽車就參與了知行科技Pre-A輪融資,當時李想涉足造車領域不久,其*車型理想ONE還未發(fā)布。而投資知行科技,也可以補足自身的短板。
2020年7月,理想汽車再次參與知行科技B輪融資,也是在當月,理想汽車正式登陸納斯達克。
知行科技此次能夠成功上市,李想旗下將又多了一個IPO。
最近幾年,理想汽車的投資領域在不斷擴大,涉及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新能源、無人車物流等,均與智能汽車相關。
除了知行科技,李想在去年斥資4億元入股的欣旺達旗下的動力電池公司,該估值已經達到320億元,已經在考慮科創(chuàng)板IPO。
經過李想多年陪跑,知行科技逐漸成長為一家成熟的企業(yè),并積累了足夠豐富的朋友圈。
知行科技目前的產品可分為三條路線。
一、與mobileye深度合作了產品SuperVision,該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有特定場景,主要是面向城市工況復雜場景。
二、前視攝像頭的產品線,它包括攝像頭和一個小的控制器,也叫前視一體機。
三、行泊一體的域控制器,目前已經發(fā)展到擁有記憶泊車、自動泊車、360全景等等多個功能,支持高階的導航輔助駕駛(NOA)功能。
來源:知行科技iMotion
作為知行科技的核心產品業(yè)務,在研發(fā)中分為兩條業(yè)務線:一種是中等算力平臺,適合于10-20萬左右的車,另外一種是稍微中大型的算力的平臺,適合價位再高一些的車。
自發(fā)展以來,知行科技和不少車企達成戰(zhàn)略合作關系,繼2021年10月拿到極氪001超10萬套訂單后,它陸續(xù)獲得長城、奇瑞、吉利等多個主機廠的量產訂單。
雖然李想陪跑6年,但目前知行科技的*客戶是吉利,截至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知行汽車來自吉利集團的收入分別為9450萬元及12.78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53%及96.4%。
知行科技與吉利集團達成的初步合作可追溯至2020年10月,當時雙方開始合作研發(fā)L2++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自此,知行科技成為吉利集團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尤其是其極氪系列)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此外,也和Mobileye也達成了深度合作,年度采購額超過9億元。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知行汽車對Mobileye的采購額分別為570萬元、7840萬元及9.22億元,分別占知行科技同期總采購額的13.6%、54.6%及69.2%。
招股書中顯示,知行科技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向OEM銷售知行科技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合共交付自動駕駛域控制器超過100000臺。
03、創(chuàng)始團隊介紹
天眼查顯示,目前知行科技共有高管11人。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做ADAS的團隊,知行科技的核心創(chuàng)始團隊基本上來于博世中國。
知行科技創(chuàng)始人、CEO宋陽,碩士畢業(yè)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與信息專業(yè),曾任KSS主動安全中國區(qū)總經理。
而在創(chuàng)立知行科技前,宋陽曾在博世中國有10年的工作經驗,更是博世中國自動駕駛研發(fā)部的創(chuàng)始人,因而知行科技在量產項目的系統(tǒng)集成、成本控制能力上做到了*。
不久前,宋陽還出席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并分享了他對智能駕駛軟硬件協同的看法。
知行科技的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羅紅,2017年4月加入知行科技。羅紅本科畢業(yè)于成都大學自動化專業(yè),曾是博世中國2014年*發(fā)明人,精通汽車電子控制器硬件開發(fā),是FMEA領域的專家。
2015年羅紅加入kss,建立硬件開發(fā)部,擁有8年硬件開發(fā)經驗,以及4年博世高級硬件工程師從業(yè)經驗,負責博世汽車電子事業(yè)部中國地區(qū)創(chuàng)新項目硬件開發(fā),還獲得過5項國家專利。
知行科技的首席技術官(CTO)盧玉坤,擁有10多年的汽車行業(yè)研發(fā)管理經驗。曾擔任博世智能駕駛研發(fā)部經理、原耐世特亞太區(qū)創(chuàng)新投資總監(jiān),同時也是國內首批ADAS及自動駕駛系統(tǒng)專家。
盧玉坤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知行科技的創(chuàng)始團隊熟知車廠選擇供應商的標準套路,對于企業(yè)在技術研發(fā)上具有先發(fā)優(yōu)勢。
目前知行科技已獲得14家知名OEM的定點函,包括吉利汽車、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汽車、奇瑞汽車、東風汽車及極星等,預計他們將向知行科技采購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及iFC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