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GDP(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為5%左右。本周一股票市場整體表現平穩(wěn),上證指數微跌0.19%,深證成指微跌0.08%,創(chuàng)業(yè)板指上漲0.38%。其中受政策預期影響明顯的6G概念、餐飲旅游、光伏等板塊漲幅居前。該如何理解這一目標的確定?哪些產業(yè)或主題會成為最亮眼方向?對股票市場會產生哪些影響?針對上述問題,第一財經記者對話了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他認為,5%左右的目標處于市場預期下軌,但這是一個比較務實的目標。他預計實際實現目標可能會達到5.2%。同時,他認為數字經濟是全年最值得看好的領域,預計TMT板塊2023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有望達到25%左右,在大類行業(yè)中增速最快且環(huán)比改善幅度最明顯。此外,通過對公募數據的跟蹤測算,他預計2023年公募資金凈流入A股市場的規(guī)?;蛲黄?萬億。5%左右“比較務實”第一財經:全國兩會期間最受關注的一個數字就是“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當政府工作報告公布這一數字后,有業(yè)界人士表示略低于預期。你如何理解“5%左右”這樣一個增長目標?荀玉根:自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wěn)字當頭”“穩(wěn)中求進”“穩(wěn)增長”等這些基調以來,過去三個多月,大家對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定的增長目標,普遍預期會定在5%~5.5%這樣的區(qū)間。最終的結果是定在5%左右,算是處于預期的偏下軌。不過我認為需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這個目標。首先5%左右的目標并不低。去年GDP增長僅3%,如果今年實現5%左右,就是很明顯的復蘇。同時,定在5%左右,既說明現在是需要穩(wěn)增長、需要恢復經濟的,同時又是必須在高質量發(fā)展的前提下恢復增長。此外,考慮到今年可能存在的復雜的內外部環(huán)境因素,將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也是比較務實的。而且從歷史上看,最終實際GDP增速基本均能達到或超越目標增速。從1990年以來的32年,只有3年GDP增長目標沒有完成,其他年份實際值都是比目標值略高的。今年我們判斷也會比5%略高一點,預計能夠達到5.2%。全年最看好數字經濟第一財經: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強調了很多產業(yè)內容,從周一股票市場來看,消費、數字經濟等領域漲勢靠前。你認為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產業(yè)主線是什么?荀玉根:從中長期角度來看,產業(yè)發(fā)展的方向就是“現代化產業(yè)體系”。具體而言就是要在產業(yè)當中提高科技含量,強調科技自強自立。最終落實到產業(yè)上,就是“數字經濟”。這也是我們全面比較看好的領域。數字經濟范圍比較廣,可以概括為“數字產業(yè)化”、“產業(yè)數字化”。根據統(tǒng)計局、工信部公布的的相關數據,數字經濟在GDP當中的占比已經達到40%以上。數字經濟需要三位要素,即數據、算力和算法。所以計算機、電子、通信等行業(yè)都會受益于數字經濟發(fā)展。此外,今年穩(wěn)增長強調以擴內需為抓手,所以疫情慢慢過去,消費會有明顯恢復,消費數據的改善也是必然的趨勢。第一財經:在資本市場上,“數字經濟”已經被追捧了一段時間。在你看來,相關板塊是否已經被高估了?荀玉根:如果簡單從TMT行業(yè)來看,計算機、電子、通信這三個行業(yè)的估值,放在過去10年維度來講,估值依然不高,處于中等偏低水平。只不過過去3個月漲了一波,那主要也是因為前面跌太多了。關鍵還是要看利潤,利潤起來之后估值是會被消化的。我們判斷這個行業(yè)利潤是會大幅增長的。比如計算機,我們預計行業(yè)利潤增長會到30%,電子會到25%。第一財經:現在數字經濟相關的概念當中,以ChatGPT為代表的OpenAI已經成為市場一大熱點。你認為,這個領域是否具有比較高的投資價值?是否被高估?荀玉根: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一種應用場景。但人工智能還有很多其他場景,比如做手術機器人等等。這也屬于數字經濟范疇。從A股來看,過去一段時間,由于ChatGPT概念火爆,人工智能相關的股票有比較積極的表現。但是從基本面來講,兌現還有個過程。同時,當前魚龍混雜,有的是借概念炒作,但有的在未來確實是會有基本面的反映的。所以,還是要跟蹤具體行業(yè)和公司的基本面來甄別。公募基金流入或達萬億第一財經:結合今年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市場有觀點認為,增長目標定得不算高,所以強刺激政策可能也不會出臺。你是否認同?你預期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如何?荀玉根:宏觀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總體都是偏寬松的。只不過寬松的力度和方向是有所指的。比如,財政是強調要“加力提效”,財政相比貨幣政策今年力度會更大一點,同時發(fā)力的方向是擴內需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也就是說,財政花錢要花在未來有成長空間的領域。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看好的數字經濟,就屬于政策重點支持的領域。第一財經:對股票市場而言,資金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此前有觀點提出,“十萬億超額存款”或是股市增量資金來源。在你看來,今年A股增量資金將從哪里來?規(guī)模有多大?荀玉根:資金面角度看,內資有望接力外資入市。本輪行情里內資接力外資已有跡象。具體來看,陸股通凈流入規(guī)模已從2023年1月的1413億元降至2月的93億元,而融資凈買入額的規(guī)模則從6億元升至431億元,公募基金發(fā)行規(guī)模從182億元升至328億元。對比歷史上的市場行情和基金發(fā)行情況,當市場行情明顯回暖后基金發(fā)行往往迎來放量,目前已在發(fā)行或通過審核待發(fā)行的偏股型基金總數約350個,按過去三個月基金平均發(fā)行規(guī)模10億元/個來計算,則后續(xù)或至少有3500億元的基金將發(fā)行成立。此外從更長的維度看,過去三年疫情擾動,確實導致我國居民積累了一定的超額儲蓄。往后看,隨著疫情擾動漸去,疊加居民資產配置向權益遷移的大趨勢,A股市場有望成為居民超額儲蓄流動的重要方向,因此公募基金有望成為推動未來內資增量入場的主要來源。我們預計2023年公募資金凈流入A股市場的規(guī)模,或突破1萬億元。
對話荀玉根:預計今年能實現5%以上增長,全年最看好數字經濟|首席看市
作者:第一財經 來源: 頭條號
89304/07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GDP(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為5%左右。本周一股票市場整體表現平穩(wěn),上證指數微跌0.19%,深證成指微跌0.08%,創(chuàng)業(yè)板指上漲0.38%。其中受政策預期影響明顯的6G概念、餐飲旅游、光伏等板塊漲幅居前。該如何理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公開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和服務的根據。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聯(lián)系電話 010-57193596,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