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周四),上海財經大學與東方證券聯(lián)合開設的《財富管理與基金投資顧問》系列課程開講第三課,為了讓同學們對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形勢和投資市場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更加充分的準備,東方財富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邵宇博士為大家剖析了真實世界中的政治經濟和金融投資。邵宇,博士、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博士后工作站專家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金融學博士,中國社科院博士后,牛津大學SWIRE學者,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上海國際經濟與金融研究院理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成員;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覆蓋全球宏觀、中國宏觀、權益?zhèn)顿Y策略和金融工程。代表作品包括《預見未來》、《全球化4.0》、《流動性過剩與宏觀資產負債表研究》(獲第八屆中國金融圖書金羊獎)。

課程伊始,邵宇博士從今年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國際政治形勢、各種復雜的經濟現象等等出發(fā),簡單地帶大家回顧了過去一段時間里發(fā)生在英國的財政困境、美國的瘋狂加息及各國在加息沖擊下的大幅貶值等經濟金融領域的變動,進一步分析了其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表示了對全球經濟陷入滯脹危機的隱憂。此外,為論證此次疫情對世界的巨大沖擊,邵宇博士以歐洲黑死病、美洲天花為引,并以史為鏡,結合近代百年以來前所未有之大變局,從政治、經濟、社會思潮,全球化趨勢等多方面具體闡述了疫情對世界造成的深遠影響。隨后,邵宇博士將此次疫情期間G7國的量化寬松政策與歷史上多次經濟危機中歐美國家的量化寬松政策進行比較,并分析了疫情期間不同國家一些標志性的重要政治事件,以及中國需在此次疫情中具備更加完備的應對政策與長期思想準備的必要性。邵宇博士提出,我們常說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構成一個人的三觀,其實投資觀的底層基礎和三觀是很相像的,鼓勵大家根據現實世界形勢的發(fā)展來思考構建自己的意識觀念,在日益激烈的國際化競爭和大國博弈中做好準備。結合時事,邵宇博士針對二十大報告中重點提出的“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強調大家要關注“現代化產業(yè)體系”、“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等問題,對國家的十四五規(guī)劃重點任務有統(tǒng)覽概念,能夠對國家建設BP(Business plan)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即將從業(yè)于金融領域的同學們而言,這也都和未來的投資思路和策略息息相關。

作為深耕于投行業(yè)務的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博士也就時下比較火熱的智能化數字技術、新能源、基因編輯等產業(yè)的發(fā)展底層邏輯、發(fā)展前景講述了自己的觀點,將國內居民的資產配置情況與國外發(fā)達國家進行比較,讓同學們更加清楚地了解未來中國居民資產配置,同時讓同學們對資本市場的新定位和歷史使命有了深刻認識。

課程收尾階段,邵宇博士熱情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為同學們贈送了親筆簽名的書籍,并與大家合影留念。本次課程從一位資深經濟學家的角度,聯(lián)系大量歷史事件和現實案例,生動呈現了后疫情時代真實世界的政治經學和金融投資格局,并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實體經濟各領域發(fā)展的未來藍圖。課程中同學們積極互動、提問,邵宇博士耐心解答,大家紛紛表示收獲頗豐。本文源自行業(y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