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突發(fā)大動作,旗下兩大*AI團隊谷歌大腦與DeepMind合二為一!
雙方人才將并肩作戰(zhàn),以谷歌算力資源為后盾,只為一個目標:
加速AI研究。
△原DeepMind研究VP
而且體量小很多的DeepMind,似乎要占主導地位:
重組后,原DeepMind創(chuàng)始人Demis Hassabis擔任一把手。
新部門定名Google DeepMind,專攻AI相關的戰(zhàn)略級技術,并透露*個項目就是一系列多模態(tài)大模型。
而Google Research中剩下的部分繼續(xù)負責算法和理論、隱私和安全、健康、氣候和可持續(xù)性、量子計算等其他方向,由原高級副總裁James Manyika領導。
原谷歌大腦掌門人Jeff Dean則同時在新Google DeepMind和新Goole Research兩個部門任首席科學家。
Hassabis表示,對有機會構建AI并最終構建AGI造福人類感到興奮。
Jeff Dean暫未以個人身份發(fā)表觀點。
都是OpenAI逼的
這已不是今年谷歌整合內(nèi)部AI資源的*個動作。
二月底,專注大語言模型的藍移團隊(Blueshift)就整體移入Deepmind。
三月底,谷歌的ChatGPT競品Bard進展受阻后,又傳出谷歌大腦與DeepMind在新的大模型項目雙子星(Gemini)上合作,這次要直接對標GPT-4。
但即便如此,谷歌在追趕微軟+OpenAI的道路上并不順利。
據(jù)統(tǒng)計,今年2月-3月微軟必應APP下載量翻了8倍,谷歌APP則下跌了2%。
另外包括BERT之父Jacob Devlin在內(nèi)的數(shù)位*人才都離開谷歌跳槽到OpenAI。
這一次,谷歌終于下定決心搞出大動作。
谷歌大腦,誕生了Tensorflow與GPT中的“T”即Transformer的地方。
DeepMind,創(chuàng)造過AlphaGo掀起上一波AI熱潮,也創(chuàng)造過AlphaFold預測全世界已知蛋白質(zhì)如何折疊的DeepMind。
兩大傳奇團隊,折疊在了一起。
如此便能抗衡微軟+OpenAI的強勢組合了嗎?
樂觀的一面,DeepMind雖更以AI下棋、AI輔助科學研究聞名,但近年來在大語言模型上也有不少進展。
21年發(fā)布的2800億參數(shù)大模型Gopher(地鼠),已在聊天對話方面表現(xiàn)出驚人的連貫性。
22年的大模型Chinchilla(龍貓),又以GPT-3參數(shù)量的零頭(700億vs1750億)在很多任務上超越其效果。
Chinchilla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此前主流大模型雖數(shù)據(jù)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相應的訓練量通常不充分,限制了最終效果。
DeepMind據(jù)此提出計算優(yōu)化的模型縮放公式,在今天指導著各大語言模型的訓練,被業(yè)界稱為龍貓定律(Chinchilla Law)。
不過也有很多人對谷歌這次的調(diào)整并不看好。
有網(wǎng)友覺得這種動作就是CEO做給股東看的。
CEO可以一直這么做,合并兩個團隊說成是為了聚焦,兩年后再拆散還是可以說成為了聚焦。
也有人提出合并之前兩個團隊就都比OpenAI人才多資源也多,合并沒帶來什么本質(zhì)改變。
并且Deepmind此前都是純搞研究,沒有推出過任何實質(zhì)產(chǎn)品。
不過在Deepmind一邊的聲明中,確實也特別提到了產(chǎn)品團隊的變化。原谷歌AI產(chǎn)品負責人,Eli Collins擔任新團隊的產(chǎn)品副總裁。
谷歌產(chǎn)品方面也傳出可預測用戶需求的新搜索功能(代號Magi)正在抓緊測試。
對于谷歌追上OpenAI這事,你看好嗎?
參考鏈接:[1]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ai/april-ai-update/[2]https://www.deepmind.com/blog/announcing-google-deepmind[3]https://www.teamblind.com/post/bing-market-share--app-usage-jumps-after-gpt-integration-0zVuNcdr[4]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564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