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曾朵紅,阮巧燕,胡錦蕓近期對天奈科技進行研究并發(fā)布了研究報告《2025半年報點評:Q2產品升級提升單噸盈利,單壁碳管放量在即》,給予天奈科技買入評級。
天奈科技(688116)
投資要點
Q2業(yè)績符合預期。公司25H1營收6.5億元,同+1.1%,歸母凈利潤1.2億元,同+1.1%,毛利率35%,同-1.7pct;其中25Q2營收3.2億元,同環(huán)比-6.1%/-4.7%,歸母凈利潤0.6億元,同環(huán)比-5.1%/+0.8%,毛利率37%,同環(huán)比-1.8/+3.8pct。
Q2減少一代低價產品出貨,單壁放量可期。25H1碳管漿料出貨約3.7萬噸,同比略增,其中Q2出貨1.8萬噸,環(huán)減5%+,主要由于產品升級,減少一代產品訂單出貨。產品結構看,25H1一代、二代、三代產品出貨占比各30%、30%、40%,一代產品出貨占比較24Q4下降近20pct。我們預計全年一二三代出貨量預計8-9萬噸,同比持平。單壁方面,25H1單壁漿料出貨約1000噸,其中Q2出貨約800噸;公司25年產能40噸粉體(對應1萬噸漿料),年底將擴產至100噸粉體,Q3單壁漿料有望達到1500-2000噸,我們預計全年單壁漿料達7000噸,26年將翻倍以上增長至近2萬噸。
Q2單噸盈利提升,25H2單壁貢獻利潤彈性。25Q2高價產品占比提升,我們測算公司產品均價2萬/噸,環(huán)比提升3%,單噸扣非利潤近0.3萬,環(huán)比提升10%+。下半年一二三代產品盈利有望維持0.3萬/噸左右,而單壁和四代產品國內僅公司可實現大批量出貨,我們預計單噸利潤可達1萬元/噸。
單壁碳管將應用于固態(tài)、鈉電、機器人、電子器件等新領域。固態(tài)電池方面,正極單壁碳管添加量是液態(tài)電池的3-5倍,且硅碳負極、鋰金屬負極均需添加單壁碳管,使用量大幅提升。鈉電方面,鈉電單壁碳管添加量比液態(tài)電池多8-10倍,鈉電爆發(fā)將拉動單壁需求。機器人方面,單壁碳管可用于電子皮膚、腱繩、柔性傳感器,公司與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電子器件方面,碳基電子器件具備低功耗、高速度、高集成度等優(yōu)勢,公司相關單壁碳管產品處于小試階段,我們預計5年內可以商業(yè)化,未來市場規(guī)??蛇_百億美元。
Q2經營性現金流轉正。公司25H1期間費用率16.8%,同+0.2pct,其中Q2費用率18.2%,同環(huán)比+1/+2.9pct。25H1經營性凈現金流0.3億元,同+46.8%,其中Q2經營性現金流0.8億元,同環(huán)比+741%/+261%;25H1資本開支1.4億元,同-48.2%,其中Q2資本開支0.8億元,同環(huán)比-24.7%/+28.4%;25H1末存貨2.2億元,較年初+8.5%。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考慮單壁管放量節(jié)奏有所放緩,我們下調公司25-27年歸母利潤預期至3.5/5.6/7.6億元(原預期4.5/6.5/9.1億元),同比增40%/61%/34%,對應PE為54x/33x/25x,考慮單壁放量彈性大,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需求不及預期,產能建設不及預期,行業(yè)競爭加劇。
證券之星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fā)布的研報數據計算,東北證券周穎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為深入,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為18.08%,其預測2025年度歸屬凈利潤為盈利9.22億,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PE為19.01。
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
nerror="javascript: this.parentNode.removeChild(this);" onload="javascript:this.parentNode.className='img-pWrap';this.parentNode.style.textAlign='center';" />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7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7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