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至少1/3的國家將陷入經濟衰退IMF目前預測,受三年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今年的3.2%放緩至2.7%,但實際增長率有1/4的概率會低于2%。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2023年,預計全球至少1/3的國家將陷入經濟衰退。亞太地區(qū)的情況相對較好,但也面臨諸多不利因素的挑戰(zhàn)。全球碎片化趨勢使世界前景更加不明朗,將直接沖擊亞洲開放的、依賴貿易的經濟模式。政策制定者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世界大變局?格奧爾基耶娃認為,對大多數(shù)國家來說,降低通脹將是重中之重。
格奧爾基耶娃特別指出,中國重新調整其政策對國內經濟和世界其他地區(qū)都是一件好事。中國整體通脹水平不高,這給寬松的貨幣政策留出了發(fā)揮空間。政府通過財政政策支持困難家庭、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將會刺激消費,推動經濟增長。
世行:或走向全球性經濟衰退世界銀行對全球前景更悲觀。世行行長馬爾帕斯稱:“我非常擔心全球面臨衰退的風險?!彼嬲f,可能會出現(xiàn)多年的緩慢增長和大范圍的資產重新定價?!皩τ诎l(fā)展中國家的人民來說,這是一場真正的長期危機”。馬爾帕斯指出,要讓世界擺脫滯脹,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世行最新的綜合研究報告《全球經濟衰退迫在眉睫?》顯示,隨著多國央行紛紛加息應對通脹,2023年世界可能走向全球性經濟衰退,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可能發(fā)生一系列足以造成持久傷害的金融危機。
報告稱,多國央行今年相繼提高利率,同步程度是過去50年所未曾見的,而且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xù)到明年。研究發(fā)現(xiàn),除非供應中斷情況改善,勞動力市場壓力減緩,否則2023年全球核心通脹率(不包括能源)仍將高達5%左右,幾乎是疫情前五年均值的兩倍。根據(jù)報告模型,如果要將全球通脹率降至目標水平,全球央行可能需要繼續(xù)再加息2個百分點。但如果金融市場同時受壓,則2023年全球GDP增長將放緩至0.5%,這一數(shù)字符合全球衰退的技術定義。
經合組織: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2.2%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經合組織,OCED)秘書長科爾曼表示,全球經濟前景繼續(xù)惡化。經合組織11月22日發(fā)布經濟展望報告表示,由于烏克蘭危機引發(fā)的能源沖擊繼續(xù)刺激通脹,增加全球風險,預計未來一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預計全球經濟2022年增速為3.1%,2023年放緩至2.2%,2024年增長2.7%。報告預測,亞洲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將在2023年占全球GDP增長的近四分之三。美國和歐洲經濟增長正在急劇放緩。美國經濟今年將增長1.8%,明年增速將放緩至0.5%;歐元區(qū)經濟今年將增長3.3%,明年增速將放緩至0.5%;英國經濟今年將增長4.4%,明年將負增長0.4%。
報告指出,如果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或者能源供應中斷影響到歐洲和亞洲天然氣和電力市場,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可能會弱于預期。
高盛:美國經濟可能勉強避免衰退高盛于11月下旬發(fā)布了2023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將以1.8%的速度增長的同時,不確定性仍將延續(xù),高盛指出,需要關注“通脹能不能降下去”和“加息會不會加過頭”兩大風險,政治和地緣政治風險也不容忽視。報告指出:1、預計明年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強勁,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僅為35%,或許能避免衰退。美國明年的通脹將大幅下降,預計核心PCE從現(xiàn)在的5%放緩至2023年底的3%,但失業(yè)率僅上升0.5個百分點。不過,美聯(lián)儲并不會因此轉為鴿派,“長期高利率”的情況會持續(xù)下去。高盛預計美聯(lián)儲還將加息125個基點至5%-5.25%的峰值,同時2023年不會降息。2、與美國相比,歐元區(qū)和英國就沒有那么幸運,更棘手的能源供應問題可能將歐元區(qū)通脹推高至12%,英國通脹推高至11%的高位。反過來,高通脹將對實際收入、消費和工業(yè)生產產生負面影響。高盛預計,明年一季度歐元區(qū)實際收入將進一步下降1.5%,明年二季度英國實際收入將下降3%。
此外,對天然氣短缺的歐洲國家的及時和前瞻性調查顯示,化工和金屬等行業(yè)由于能源成本上升,產量大幅降低。因此,高盛預計,歐元區(qū)實際GDP下滑0.7%(2022Q4-2023Q2),英國下滑1.7%(2022Q3-2023Q2)。3、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具有彈性,將避免深度衰退。今年以來,中東歐和拉美部分國家率先開始大幅提高利率,高盛指出,這些國家經濟具有一定彈性,部分地區(qū)的通脹率正在下降,特別是巴西。但中東歐仍面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高通脹和貨幣緊縮持續(xù)的風險。不過總體而言,明年不太會出現(xiàn)深度衰退。
摩根士丹利:美國和歐洲可能會陷入衰退根據(jù)摩根士丹利對未來一年的展望報告,該行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更加疲軟,通脹率下降,加息結束。摩根士丹利預計,2023年全球GDP增速將僅為2.2%,其中美國GDP增速僅為0.5%,歐元區(qū)同比萎縮0.2%,而隨著中國政府優(yōu)化防疫政策,中國明年GDP可能會增長5%。雖然預計美國將勉強避免經濟衰退,但英國和歐元區(qū)經濟衰退似乎無法避免。該報告稱,英國經濟將面臨財政緊縮之苦,而歐元區(qū)經濟將遭受能源問題沖擊的負面后果。摩根士丹利預測,隨著明年春季中國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松,中國經濟增長將在2023年復蘇,但這種反彈將是微弱的,因為中國房地產行業(yè)的去杠桿化仍然是一個挑戰(zhàn)。
摩根士丹利表示:“在過去的12個月里,美國聯(lián)邦基金利率的上調速度創(chuàng)下1981年以來最快的12個月升幅,歐洲央行升息速度也達到了歐元區(qū)成立以來的最快速度?!?/p>經濟增長放緩應該會使通脹降溫。報告稱,有幾種力量將起到緩解通貨膨脹的作用:全球需求應該會更弱,供應鏈壓力要小得多,庫存水平看起來會越來越高。摩根士丹利稱:“增長和通脹降溫應該會導致央行暫停腳步,進行評估。”
花旗: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降至2%以下花旗銀行集團11月30日預測,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以下。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繼續(xù)造成挑戰(zhàn),是花旗作出這種預測的背后原因。以內森·希茨為首的花旗策略分析師說:“我們認為,在未來一年里,全球經濟表現(xiàn)很可能會受到一個個國家陷入衰退的困擾?!?/p>花旗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增長1.9%,2023年將下降一半以上,至0.7%。它預計美國明年通脹同比增長4.1%,美聯(lián)儲的終端利率在5.25%至5.5%之間。花旗認為,英國和歐元區(qū)將在今年年底前陷入衰退,因為這兩個經濟體都面臨著能源供應和需求方面的問題以及收緊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壓力。此外,花旗銀行預計,2023年,英國和歐元區(qū)經濟將分別收縮1.5%和0.4%。
惠譽:再次下調2023年全球GDP預測惠譽國際評級12月5日再次下調了2023年全球GDP預測,“因為各國央行加強遏制通脹的力度,而且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前景也在惡化?!?/p>惠譽表示,現(xiàn)在預計2023年全球GDP增長率為1.4%,增幅低于在9月份的《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的1.7%。惠譽表示,“隨著貨幣政策收緊的步伐加快”,現(xiàn)在預測美國2023年經濟增長0.2%,低于早先預測的0.5%。該機構表示,對美聯(lián)儲利率峰值的最新預測為5%,比9月份的預測提高了100個基點。
惠譽表示,對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已從4.5%下調至4.1%,“因為房地產復蘇前景減弱”?;葑u稱,中國經濟放緩“緩解了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壓力,但該國是一個巨大的商品凈供應國,與疫情有關的出口中斷可能會沖擊全球制造業(yè)供應鏈?!?/p>惠譽表示,目前預計歐元區(qū)2023年的增長率為0.2%,早先預測為下降0.1%,因為歐洲天然氣危機已經緩解。不過,歐洲央行更大幅度的加息將抑制需求。
彭博社:中國可能取得超過5%的增長彭博經濟研究所認為,隨著俄烏沖突引發(fā)的能源沖擊持續(xù)不斷,世界經濟正面臨30年來最糟的年份之一。在一項新的分析中,經濟學家斯科特·約翰遜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僅為2.4%,低于此前預測的3.2%,這將是自1993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最低的年份之一。在約翰遜看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走勢將出現(xiàn)分化:歐元區(qū)2023年以衰退開局,美國當年則以衰退收官;相比之下,中國可能取得超過5%的增長,這得益于中國調整防疫措施的速度快于預期,再加上對房地產行業(yè)的支持。彭博社援引約翰遜的分析稱,在經歷美聯(lián)儲和其他主要央行紛紛收緊貨幣政策的一年后,2023年可能會看到各央行的路徑出現(xiàn)差異。約翰遜表示,“在美國,由于工資增長將使通貨膨脹率保持在目標水平之上,我們認為美聯(lián)儲會朝著5%的終端利率邁進,并將讓這一利率水平一直持續(xù)到2024年第一季度”。(編輯:南方)


1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