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銀行螺絲釘在私募證券基金的投資中,有一些常見的認知誤區(qū),可能會導致我們投資了不匹配的產(chǎn)品,或者影響投資的長期收益。
比如下面這4個誤區(qū),投資時可以多加注意。
誤區(qū)一短期排名靠前的私募都可以買
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其超高的收益率,通常是階段性的。并且,往往是通過相對激進的操作來實現(xiàn),比如加杠桿、重倉1-2只股票等。
這種激進的投資策略,更像是一把「雙刃劍」。上漲的時候漲的更高,下跌的時候跌的也更多,甚至容易出現(xiàn)爆倉、清盤等情況。
投資是公平的,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不能只看賊吃肉,不看賊挨揍。
所以投資時,要拉長時間來看收益,比如至少要看過往一輪牛熊市的表現(xiàn)。同時,要重點關注業(yè)績背后的收益來源,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產(chǎn)品的超額收益是不是可持續(xù)的。
此外,不同的投資者,對風險和收益的偏好不同。? 激進型的投資者,為了獲得相對較高的超額收益,愿意承擔相應的波動風險。? 保守型的投資者,更看重相對可控的波動風險,就要對投資收益有合理的預期。
投資時,最重要的是了解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私募基金。
誤區(qū)二明星基金經(jīng)理管理的私募一定好
近年來,有不少優(yōu)秀的公募基金經(jīng)理,選擇了離職去做私募。
這種「公奔私」的基金經(jīng)理,往往會延續(xù)此前管理公募時的策略和風格。這對投資者來說有個好處,可以對投資策略比較明確。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公奔私」的基金經(jīng)理都做得好。有的明星基金經(jīng)理,之前收益好,是因為所在的公募基金公司,這個平臺比較好。
離開原平臺后,缺少了研究資源、市場資源,可能還要面對公司運營管理、客戶壓力等問題,投資業(yè)績往往容易受到影響。
因此,即便是明星基金經(jīng)理管理的私募基金,在投資時也是要注意甄別的。
誤區(qū)三私募基金一定比公募基金收益好
其實,對于投資個股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從過去整體的平均收益率上看,私募基金是要低于公募基金的。
這是因為,公募基金公司通常有非常龐大的投研團隊,這對于一個小的私募基金公司而言是很難做到的。
私募基金公司成立門檻不高,通常十人左右就可以成立。目前國內有幾萬家私募基金公司,投資水平良莠不齊。
不過,最好的一批私募基金,會比最好的公募基金的收益還要高一些。因為私募基金本身受到的限制會小一些。
有的私募基金經(jīng)理,就會重倉自己最看好的3-5只股票。這種情況下承擔了更高的風險,目的是為了放大收益。
反過來說,如果集中投資,選錯了怎么辦?選錯的話,收益最差的私募基金,會比最差的公募基金還要更差。
所以,私募基金中,確實不乏業(yè)績突出的產(chǎn)品。但如果沒有挑選好,不僅賺不到錢,還有可能面臨較大虧損。
總的來說,像公募基金,長期年化收益率15%-20%,已經(jīng)是比較高的水平了。私募基金也是類似的,拉長時間來看,15%-20%的年化收益率,就是不錯的水平了。
誤區(qū)四凈值越高說明私募基金越好
其實,基金凈值的高低,和投資價值的關系不大。
影響基金凈值的因素很多,比如成立時間、投資策略等等。
以成立時間為例,不同時間成立的私募產(chǎn)品,經(jīng)歷了不同的市場漲跌階段,凈值自然會有差異。所以,并不能簡單地通過對比基金的凈值,來比較私募基金的投資價值。
另外,基金的凈值水平,僅僅反映了目前私募基金凈資產(chǎn)的市場價值,跟基金未來收益的高低,并沒有因果關系。投資中,更重要地是關注基金經(jīng)理的投資能力和投資策略。
總結
私募基金良莠不齊,在投資時要綜合了解,謹慎選擇。不要僅僅看短期業(yè)績好、明星基金經(jīng)理等,就認為更值得投資。
最重要是能理解并接受,私募基金的投資策略。并且選擇與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chǎn)品。


57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