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提醒:本文內容僅對合格投資人開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并且符合這些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一)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單位;(二)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的個人。
說明下,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托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風險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哦~
廠長的話
春節(jié)后的市場情緒明顯起來了,這兩天兩市成交額均破萬億。要知道節(jié)前那會兒即便外資狂買,成交額也就在6000-7000億徘徊。一片向好的趨勢下,有幾家百億私募卻在給投資人們“添堵”,去年虧了30%+,今年反彈還不到5%,是不是他們投資能力出問題了?

“跟跌不跟漲”的基金
買基金最怕遇到一種情況,市場差時跌得多,市場好時漲得慢。
去年11月以來藍籌白馬大反攻,大多百億私募最近三個月都回了一口老血,但還是有幾家百億私募跟跌不跟漲。
首先是但斌的東方港灣,旗下多只基金去年跌幅超40%,今年前三周漲幅僅為3%-4%,要知道同期特斯拉已經(jīng)反彈了一波,貴州茅臺也在高歌猛進,所以這樣的漲幅很難讓投資人滿意。
數(shù)據(jù)來源:火富牛
還好春節(jié)期間特斯拉的股價暴漲33%,但斌所管理的一只基金在1月最后10天也漲了4.48%。
數(shù)據(jù)來源:火富牛希望今年但斌能打個翻身戰(zhàn),別再“反向擇時”了,畢竟去年一整年都在道歉,而投資人更想看到的是基金業(yè)績的大反彈。再來看看前年的百億私募冠軍沖積資產。
旗下多只產品去年收益在-36%到-38%區(qū)間,今年前三周,一些基金因為預警線的原因,倉位較低,所以反彈幅度不到4%,而凈值1以上的基金收益均在6%+,還算是跟上了市場的反彈。
數(shù)據(jù)來源:火富牛由于沖積關注的更多的是新能源和半導體這類成長股,所以去年最后兩個月的表現(xiàn)也乏善可陳,但只要風格不漂移,相信后續(xù)還是有機會修復凈值。
前兩天有提到正圓廖茂林和華通兩位基金經(jīng)理的產品在這波反彈中表現(xiàn)還不錯,不過華通所管理的多只產品去年跌幅也接近40%。
其中一只產品在去年9月已經(jīng)跌到止損線附近,由于倉位限制,基金并沒能跟上后續(xù)的反彈行情。
而他所管理的老產品今年至今漲幅已經(jīng)到了14%+。
所以有些時候基金反彈不明顯可能不是基金經(jīng)理的投資能力問題,而是產品的一些條款不匹配基金經(jīng)理的投資風格。
止損線和安全墊的利與弊
不少私募在路演時都曾表示自己的產品有“安全墊”設定。
比如產品凈值在1.05以下時倉位不超3成,凈值1.1以下倉位不超5成,初心當然是為了給投資人更好的持有體驗。
然而如果產品的發(fā)行時點正處于牛尾,就容易出現(xiàn)一路震蕩向下的情況。
比如下面這只2021年1月末發(fā)行的產品,因為安全墊的設定,至今倉位從來沒有超過5成。
數(shù)據(jù)來源:火富牛倉位低就導致雖然市場不好時跌的少,但反彈時也跟不上行情。
類似滬深300漲了20%,基金可能才漲10%,好不容易倉位可以上來了,結果又遇到回調,造成惡性循環(huán),持有人體驗極差。
預警線/止損線的條款不適合集中投資風格的主觀私募,更不適合永遠滿倉的量化指增。
比如某量化私募的指增產品在去年4月末跌到預警線附近強制減倉,因此基金完美錯過了后面兩個月的強勢反彈。
后續(xù)的結果是產品持有人以及代銷渠道紛紛將該管理人“拉黑”。
預警線、止損線設計的初衷是為了防止系統(tǒng)性風險,給投資者一個“虧損有限”的保險。
然而這個世界上任何保險都不是免費的,預警線和止損線的代價就是可能減倉在低點并踏空后續(xù)的反彈。
如果投資人不能接受“保險”條款可能帶來的“代價”,那廠長真的不建議大家選擇帶有“保險”條款的基金。
私募被渠道“綁架”?
此前,廠長也和一些私募有探討過產品預警線/止損線的問題。
私募們普遍表示止損線、平倉線等條款是券商、銀行等渠道的要求,似乎這個鍋得讓渠道來背。
誠然,渠道的這種限制不盡合理。
但不管怎么說,私募自己或許也需要反思,事前風控做的不好,想要和客戶多的渠道合作,抱有僥幸心理“妥協(xié)”了較高的預警線和止損線。
當遇到像去年一樣的極端市場行情,產品凈值跌到止損線附近,被動輕倉、空倉而后反彈無力,這些私募就會遭到“反噬”,到時候再想通過調低止損線來彌補就已經(jīng)晚了。
當然,并不是所有私募產品都“配”不設預警線,比如偏穩(wěn)健的價值型私募。
本身在投資策略中就會通過擇時調倉或者均衡選股來控制回撤,這些私募設置個0.8左右的預警線是必要的。
畢竟這類私募的產品一旦回撤達到20%+,很可能是策略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問題,設計較高的止損線就是為了防止他們風格漂移。
而成長型私募由于波動相對較大,可以視情況不設預警線或者把觸發(fā)預警線的標準調低一些。
事先風控不僅私募要做好,投資人也要明確私募的投資風格是否與自己風險偏好相匹配,千萬不要一看到私募過往業(yè)績好且產品有止損線就無腦買入。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并且符合這些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一)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單位;(二)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的個人。
說明下,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托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風險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哦~
廠長的話
春節(jié)后的市場情緒明顯起來了,這兩天兩市成交額均破萬億。要知道節(jié)前那會兒即便外資狂買,成交額也就在6000-7000億徘徊。一片向好的趨勢下,有幾家百億私募卻在給投資人們“添堵”,去年虧了30%+,今年反彈還不到5%,是不是他們投資能力出問題了?

“跟跌不跟漲”的基金
買基金最怕遇到一種情況,市場差時跌得多,市場好時漲得慢。
去年11月以來藍籌白馬大反攻,大多百億私募最近三個月都回了一口老血,但還是有幾家百億私募跟跌不跟漲。
首先是但斌的東方港灣,旗下多只基金去年跌幅超40%,今年前三周漲幅僅為3%-4%,要知道同期特斯拉已經(jīng)反彈了一波,貴州茅臺也在高歌猛進,所以這樣的漲幅很難讓投資人滿意。
數(shù)據(jù)來源:火富牛還好春節(jié)期間特斯拉的股價暴漲33%,但斌所管理的一只基金在1月最后10天也漲了4.48%。
數(shù)據(jù)來源:火富牛希望今年但斌能打個翻身戰(zhàn),別再“反向擇時”了,畢竟去年一整年都在道歉,而投資人更想看到的是基金業(yè)績的大反彈。再來看看前年的百億私募冠軍沖積資產。旗下多只產品去年收益在-36%到-38%區(qū)間,今年前三周,一些基金因為預警線的原因,倉位較低,所以反彈幅度不到4%,而凈值1以上的基金收益均在6%+,還算是跟上了市場的反彈。
數(shù)據(jù)來源:火富牛由于沖積關注的更多的是新能源和半導體這類成長股,所以去年最后兩個月的表現(xiàn)也乏善可陳,但只要風格不漂移,相信后續(xù)還是有機會修復凈值。前兩天有提到正圓廖茂林和華通兩位基金經(jīng)理的產品在這波反彈中表現(xiàn)還不錯,不過華通所管理的多只產品去年跌幅也接近40%。
其中一只產品在去年9月已經(jīng)跌到止損線附近,由于倉位限制,基金并沒能跟上后續(xù)的反彈行情。
而他所管理的老產品今年至今漲幅已經(jīng)到了14%+。
所以有些時候基金反彈不明顯可能不是基金經(jīng)理的投資能力問題,而是產品的一些條款不匹配基金經(jīng)理的投資風格。止損線和安全墊的利與弊
不少私募在路演時都曾表示自己的產品有“安全墊”設定。
比如產品凈值在1.05以下時倉位不超3成,凈值1.1以下倉位不超5成,初心當然是為了給投資人更好的持有體驗。
然而如果產品的發(fā)行時點正處于牛尾,就容易出現(xiàn)一路震蕩向下的情況。
比如下面這只2021年1月末發(fā)行的產品,因為安全墊的設定,至今倉位從來沒有超過5成。
數(shù)據(jù)來源:火富牛倉位低就導致雖然市場不好時跌的少,但反彈時也跟不上行情。類似滬深300漲了20%,基金可能才漲10%,好不容易倉位可以上來了,結果又遇到回調,造成惡性循環(huán),持有人體驗極差。
預警線/止損線的條款不適合集中投資風格的主觀私募,更不適合永遠滿倉的量化指增。
比如某量化私募的指增產品在去年4月末跌到預警線附近強制減倉,因此基金完美錯過了后面兩個月的強勢反彈。
后續(xù)的結果是產品持有人以及代銷渠道紛紛將該管理人“拉黑”。
預警線、止損線設計的初衷是為了防止系統(tǒng)性風險,給投資者一個“虧損有限”的保險。
然而這個世界上任何保險都不是免費的,預警線和止損線的代價就是可能減倉在低點并踏空后續(xù)的反彈。
如果投資人不能接受“保險”條款可能帶來的“代價”,那廠長真的不建議大家選擇帶有“保險”條款的基金。
私募被渠道“綁架”?
此前,廠長也和一些私募有探討過產品預警線/止損線的問題。
私募們普遍表示止損線、平倉線等條款是券商、銀行等渠道的要求,似乎這個鍋得讓渠道來背。
誠然,渠道的這種限制不盡合理。
但不管怎么說,私募自己或許也需要反思,事前風控做的不好,想要和客戶多的渠道合作,抱有僥幸心理“妥協(xié)”了較高的預警線和止損線。
當遇到像去年一樣的極端市場行情,產品凈值跌到止損線附近,被動輕倉、空倉而后反彈無力,這些私募就會遭到“反噬”,到時候再想通過調低止損線來彌補就已經(jīng)晚了。
當然,并不是所有私募產品都“配”不設預警線,比如偏穩(wěn)健的價值型私募。
本身在投資策略中就會通過擇時調倉或者均衡選股來控制回撤,這些私募設置個0.8左右的預警線是必要的。
畢竟這類私募的產品一旦回撤達到20%+,很可能是策略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比較大的問題,設計較高的止損線就是為了防止他們風格漂移。
而成長型私募由于波動相對較大,可以視情況不設預警線或者把觸發(fā)預警線的標準調低一些。
事先風控不僅私募要做好,投資人也要明確私募的投資風格是否與自己風險偏好相匹配,千萬不要一看到私募過往業(yè)績好且產品有止損線就無腦買入。


26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