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新時代,最近這兩年我們越來越能感受到市場環(huán)境和以前不一樣了,當下在做家庭財富管理時,我們不得不思考現在的時代和過去有怎樣的不同。
截止2021年末,理財存量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剛兌性質的保本理財清零。每一個理財產品由誰管理、具體投資什么是清晰的,每一個產品的盈虧是獨立的;不會因為個別產品的暴雷而影響其他產品,這也是打破剛性兌付的原因,可以保證整體的金融安全。新推出的理財產品只能看到過往的收益水平,但最終能實現多少是不確定的。產品凈值能夠反映當下的產品價值,也意味著買不到預期收益的產品。
未來主流產品就是固收+模式:理財產品會一部分投資固收產品,一部分投資權益類產品,固收的比例越高風險就越小,權益類比例越高風險就越高。國內安全等級最高的3種金融工具:國債、單家銀行50萬以下存款本息以及人壽保險,因為這三種金融工具都是國家在做托底能保證它的安全。在資管時代:機構是代客理財,風險要我們自擔;因此在規(guī)劃理財產品時要關注管理人,更要關注產品背后具體的項目,去選擇與自己風險相適應的產品。
2015年開始利率市場化改革后,利率的水平我們就可以參考LPR以及國債的水平。LPR是商業(yè)銀行把錢貸出去的利息,國債一般都是銀行、保險等金融去買,能夠獲得的利息;而金融機構的錢都是從市場上來的,一般金融機構會賺取2%-3%的中間費。這樣用LPR和國債的利率減去金融機構中間獲取的利率,就可以大致預測未來的利率水平。目前最新的5年期LPR為4.3%,30年期國債利率為3.27%。
低利率帶給家庭財富管理規(guī)劃的影響(一)利率低財富積累會變慢:會影響家庭目標的實現,同樣的目標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二)財富的消耗會變快:因為產生的利息在減少,同樣的錢固定的支出,消耗就會變快;(三)越是低利率冒風險去投資的可能性會變大:低利率伴隨而來的是低增長。好的項目、優(yōu)質資產比較稀缺,風險會比預期的大。因此在低利率時代,做好資產配置尤為重要,要兼顧好安全和風險資產的平衡。
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占比將超30%。距離2035年還有13年的時間,我們正在快速進入超老齡化社會。人口結構發(fā)生巨大變化:過去每年新增2500萬左右的新生兒,現在每年新增1000萬左右;過去人的平均壽命60多歲,現在人的平均壽命將近80歲。老齡人口多年輕人少會對很多產業(yè)的需求和供給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每個家庭來說,養(yǎng)老規(guī)劃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漫長的養(yǎng)老階段:可能比我們工作的時間還長,提前安排讓人生過得更精彩。二是未來將面臨60-70的子女照顧80-90的父母:讓已經需要被人照顧的子女來照顧自己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或者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財富管理四部曲:創(chuàng)富、守富、享富、傳富?,F在大部分家庭已完成了原始財富的積累,而中國自古就有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缺創(chuàng)富的能力但缺乏對財產制度的了解,更談不上提前規(guī)劃了。一、夫妻共同財產制:夫妻共同財產制積累財富會更容易,但財富也容易被分割:(一)是婚姻的風險:婚姻的風險不僅影響的是自己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會影響父母的財富,因為如果沒有特別安排:繼承或者贈與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變相了擴大了繼承人的范圍。我們的財產是與孩子及其配偶有關的,所以財產規(guī)劃更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二)是債務的風險:因為共同財產制,那家庭財產就可能受到一方債務的牽連而造成財產損失。像企業(yè)主,擔保人都是高風險人群,對于這樣的家庭做好債務的隔離就很重要,要有一部分資產是不受債務牽連的,來保證家庭的生活。二、遺產繼承風險:既向下傳也向上傳
我們的子女可能只有一個,但繼承人不會只有一個。這樣帶來的風險就是:(一)財富的繼承比例不一定符合我們的意愿:比如孩子小的時候和成年后與父母相比,我們希望他們繼承的比例是會變化的。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希望父母可以多一點,但是孩子成年后我們就會希望父母的比例變少。(二)繼承人之間會有糾紛:中國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而這個多少不同的身份之間是很難平衡的;如果是再婚家庭或者多子女家庭就會更復雜,沒有糾紛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三、登記性財產繼承難現在幾乎所有的資產都是登記性財產,比如銀行存款、股票、不動產等。就是所有權是我們的,但是卻是通過第三方保管的,但帶來的問題就是繼承必然面臨過戶的問題。在生前變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在身后,繼承人向第三方保管機構申請過戶時就需要提供:繼承權公證書或者法院的判決書,來證明自己是合法無爭議的權利人。因為第三方機構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合法的繼承人以及繼承人之間是如何分配的。這樣對私人財產是非常有效的保護,但如果沒有提前安排,繼承人就會很麻煩;而且有可能出現不知道財產在哪里的風險。我們在看到法律規(guī)定的時候,更要看到法律的指引。提前做好安排,讓家庭更和諧更幸福。
三三資產組合配置思維
當下,我們面臨的是錢多項目少的市場,我們很難準確地把我每一個項目,因此我們更要關注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不能過度側重某一類資產。單一的資產也很難實現收益性、流動性以及安全性的兼顧,只有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組合才可以實現。(一)安全性資產、流動性資產和收益性資產的組合配置:保險注重安全、銀行注重流動、證券注重收益。過去的時代是優(yōu)質項目多錢少,所以風險比較小,對于安全性資產沒有那么重視;新的時代安全性資產的配置就尤為重要,要先保值再增值。(二)短期資產、中期資產和長期資產的組合配置:銀行注重短期、證券注重中期、保險注重長期。過去經濟發(fā)展好發(fā)展快,好的機會多,會比較注重短期投資,長期資金配置比較少;新的時代經濟在下行,短期資產會面臨再投資的風險,就要注重長期資金的配置比例。權屬分離思維
創(chuàng)富靠能力機遇,但守富靠機制。過去我們注重財富的積累,新的時代會更注重守富、傳富的規(guī)劃。對于守富、傳富的規(guī)劃很重要的一項能力就是借助律工具與金融工具讓家庭財富權屬分離:即控制權、所有權、管理權、受益權的分離。權屬分離的四大工具:遺囑、保險、家族信托和法律協(xié)議
權屬分離主流方式的對比保險在家庭財富管理中的優(yōu)勢(一)保險風險保障功能實現對損失的補償財富管理過程中,很容易只關注收入,而忽視支出,只關注收益,而忽視損失風險。財富的追求往往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損失也是經常發(fā)生。就風險管理而言,保險的風險保障功能是區(qū)別于其他金融產品的本質特征,避免財富的巨大損失和異常波動,是一種有效的財富管理工具。(二)保險產品的長周期性實現對財富的延續(xù)。資產負債匹配是保險機構管理理念和原則。財富管理究其根本,是一種基于跨期視角的長期管理。這個“期”,指的是完整的生命周期乃至代際傳承。而保險,尤其是壽險,存在的基本邏輯也正是對現金流跨越時空的分散與管理。從這個角度來說,保險天然是一種財富管理的有效工具。(三)保險投資在財富管理中可以發(fā)揮“壓艙石”作用。保險經營的負債屬性,決定了保險公司在投資理念上更傾向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從而可以穿透經濟周期、抵御通貨膨脹,實現財富保值增值。保險是家庭財富管理中的“緩降器”
古人云,心中有糧就不慌,就是這個理! 新東方賬上的200億,就是它的緩降器,就是它的熱氣球。這200億所帶來的財務彈性,可能它一輩子都用不到,但是,如果真的遇到意外,這200億能“救命”。保險就是彈性的財務保障,有它安全感妥妥的!《劉潤年度演講2022:進化的力量》演講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對“不確定”、“彈性”的分析,句句不提保險,卻處處體現了保險的思維。“真正的不確定是那些連概率都無法計算的事情。安全感來自確定性,但機會藏在不確定中。歲月靜好的時候,花瓶有花瓶的美,泥人有泥人的美。可是當意外來臨時,我祝愿你,是一只富有彈性的籃球。用彈性化解意外,這樣才能做到,存心時時可死,行事步步求生”
家庭財富四大賬戶配置保值賬戶和杠桿賬戶是互補的。杠桿賬戶解決的是病、死、殘等風險帶來的財務損失問題;保值賬戶解決的是我們生、老必須要面對的財務需求問題。在構建這兩個賬戶時,保險一定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順應新時代發(fā)展規(guī)劃彈性財務保障愿我們每個人此生都有好運氣也能有托底的能力
新時代財富管理思維
作者:小膽瘦蛇 來源: 今日頭條專欄
123312/19


這是一個新時代,最近這兩年我們越來越能感受到市場環(huán)境和以前不一樣了,當下在做家庭財富管理時,我們不得不思考現在的時代和過去有怎樣的不同。資產新規(guī)時代截止2021年末,理財存量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剛兌性質的保本理財清零。每一個理財產品由誰管理、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公開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和服務的根據。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聯(lián)系電話 010-57193596,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