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觀察者網消息,當地時間3月10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訪問印度期間宣布重啟美印商務對話,并且與印度簽訂了半導體領域的合作諒解備忘錄。雷蒙多與印度工商業(yè)部部長皮尤什·高耶爾進行了會談,隨后簽訂了備忘錄。雷蒙多在此前參加新德里一個公開活動的時候曾經公開表示,美國在半導體方面過度依賴中國臺灣省,全世界有93%的先進半導體都是臺灣省生產的,這太不穩(wěn)定了。這也被外界認為是,美國希望讓印度一定程度上取代中國臺灣的理由。不過,這或許只是表象,美國真正的目的實際上是想要繼續(xù)拉攏印度加入“印太經濟框架”(IPEF),從而在區(qū)域經濟方面形成對中國的圍堵。
自從特朗普時代對中國進行了芯片產業(yè)開始進行遏制,半導體行業(yè)就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人們不僅發(fā)現這是一個對資金和技術要求極高的產業(yè),并且還能用于國家博弈,甚至美國都想要用其掌控全世界。而目前半導體行業(yè)最先進的頂級芯片領域,研發(fā)技術掌握在歐美手中,制造產業(yè)則幾乎被小小的臺灣省所掌控。甚至一度有人認為正是美國對中國芯片制造采取的全面封鎖策略,逼迫著中國加快收復臺灣的進程。美國方面也有此擔心,因此在較早時候已經開始逼迫臺積電等產業(yè)搬遷至美國。
印度方面也認識到芯片領域的重要性,在2021年也撥款100億美元??钣糜谛酒I域的刺激計劃。雷蒙多看準了印度的需求,于是便拿出“芯片領域合作”這個誘人的蛋糕來吸引印度。不過,印度想要吃到這塊大蛋糕并不容易,美國人不會白白贈送,他們的條件就是印度加入IPEF。在去年12月份IPEF成員國就四大經濟支柱展開談判,今年2月份印度宣布退出談判,據說印度退出的理由是因為具體協議內容仍舊是以“美國為中心”原則,不僅設置了較高的門檻,對發(fā)展中國家不利,并且還要服從美國的指揮。而這個IPEF看上去是一份經濟合作機制,實際上則是美國強迫印太國家配合自己圍堵中國。
如果沒有了印度的加入,IPEF將失去存在的意義,所以盡管印度絲毫沒有給美國人面子,但是他們仍舊微笑著向印度示好,并且為印度畫了“半導體合作”這張大餅。但只要稍加分析就能看出來,美國和印度簽訂的只是一份沒有實際意義的備忘錄,沒有投資,也沒有技術交流,本質上不過就是一個“簽名留念”而已。美國人竟然想用如此低廉的成本來換取印度的服從,未免有些異想天開,莫迪可是個務實精明的政治家。這就是美國人的戰(zhàn)略圈套。事實上,美國主導的IPEF本身就存在較大的缺陷,其根本目的本就不是要讓印太國家獲益。因此在其設計合作框架條款的時候,將綠色能源、勞動標準、供應鏈標準提得很高,幾乎是對標歐美。這對并不是很發(fā)達的印太國家來說,根本就不公平。并且美國貿易代表戴琦在談判中直言不諱,在IPEF談判中不涉及消除美國關稅壁壘的問題。也就是說,美國要求印太國家對成員國開放市場,但是自己是例外,美國的商品進入其他國家享受超低關稅待遇,但是其他國家出口到美國該交多少還交多少。
因此,即便是IPEF最終完成組建,也會在今后的執(zhí)行之中遇到重重困難。印太地區(qū)國家都在和中國的合作中獲益,而美國人設計框架的原則就是自己絕對不能吃虧,這種不公平的合作,是難以持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