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底,小雅參加某內(nèi)部培訓。一位良心監(jiān)管人士主講,對眾公募機構怒斥。他說,公募基金經(jīng)理需要好好檢討:低位賺錢了,就在高位瘋狂擴募。賺錢的時候資金量少,賺的少;虧錢的時候資金量大,虧錢多。最終,基民是總體虧錢的。這位監(jiān)管人士的看法,反映市場的主流觀點:基金賺錢了,基民不賺錢。小雅很認同這位良心監(jiān)管的初衷。說到底,基金經(jīng)理的社會價值不在于某個產(chǎn)品的累計收益率,而是給基民實實在在帶來的長期盈虧。但小雅不認同基金不賺錢的觀點。這是主觀感受,但如果統(tǒng)計客觀數(shù)據(jù),情緒并不靠譜!它混淆了兩個概念:1,基民沒有獲得基金本身的收益率,不等于基民沒賺錢。數(shù)據(jù)顯示,這些年來,基民整體是賺錢的。2,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某些個體的惡意圈錢,不應抹殺認真做事者的努力。我們用數(shù)據(jù)說話,看看這些年來,公募整體以及眾多明星基金經(jīng)理給基民賺(虧)了多少錢?聲明一下,這是2022年10月小雅做的統(tǒng)計,花了很大力氣的統(tǒng)計,一直未發(fā)布,是一直在糾結,是否等到2022年年報出來之后再說,畢竟,2022年下半年很多基金又虧了不少,可能數(shù)據(jù)出來會有一些不同的結論。但市場每年都在發(fā)生變化,不能因為變化而不做事情,這已經(jīng)是一個相對長期的統(tǒng)計,也做了各種指標解釋和說明,不若先發(fā)布了,今后再動態(tài)跟蹤。
所謂基金利潤,包含了基金申贖帶來的基民收益變化,反映當期真實的全部持有人盈虧(包括當期申購、贖回帶來的盈虧)!到2022年中報(6月底),所有公募基金的歷史總利潤是53622億!這還是在2022年上半年基金整體虧損的熊市中,統(tǒng)計口徑對公募并不有利。如果是2021年年底做統(tǒng)計,公募整體利潤是60024億,超過6萬億!如果是在本輪基金牛市之前,至2018年年底,公募歷史總利潤是21121億。就是說,隨著規(guī)??焖贁U張,公募基金為大眾賺的錢是增加的,而不是減少的。投資賺錢不易:道路非常曲折!這張表中,有兩點值得強調(diào):一、24年來,雖然基民收益率遠低于基金收益率,但基民整體賺了超過5萬億!此處,重要的話說三遍:別再說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別再說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別再說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總體看,基金是賺錢的!之所以要高喊賺錢,因為不真實的主觀感受容易在熊市里放大,成為很多基民在底部贖回的理由,使他們的虧損由階段性浮虧變成真實的永久性虧損。二、基民賺錢不是均衡分布的,而是非線性的!這反映在三個方面:1,這里說的是整體賺錢,不是每個類型的基金在每個階段都賺錢。這涉及到基金表現(xiàn)的差異化問題,也涉及統(tǒng)計口徑問題:如果我們在牛市頂部做統(tǒng)計,基民整體收益會高很多;在熊市底部統(tǒng)計,基民收益會小很多,甚至虧錢的。只有拉長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才能相對減少市場周期的影響?;褚仓挥欣L周期做投資,才能享受到基金賺錢的紅利。2,這里說的是整體賺錢,不是每個基金和每個持有人都賺錢!按照二八法則,可能一小部分基民賺走了大部分利潤,大部分基民只賺了很少的錢,甚至可能是虧損的。換句話說,基民不賺錢的主觀感受,可能也反映了一部分真實。3,盡管基民長期是賺錢的,但賺錢的道路非常曲折。1998年到2000三年,公募基民賺了342億;但2001年和2002年,基民整體各虧損100多億。從1998年到2002年,五年累計下來,基民盈利退回到119億。隨后,輾轉若干年,好容易熬到了2007年大牛市,基民用10年時間累計賺了14258億。但2008年一年就了虧14975億,一朝回到解放前。11年下來,至2008年底,基民累計整體是虧的。這跟2007年的那波基金申購高潮有關,在A股瘋狂處,基民在高處站崗了。2009年和2010年,基民剛回了點兒血,2011年,又把前兩年回血吐出一半。到2011年年末,公募基金的持有人總共只賺了3248億。直到最近這10年,基民才算是真正嘗到了一些公募基金的甜頭。即便是暴漲暴跌的2015年,基民的總體盈利還有6799億。在公募最艱難的2018年,基民虧損1236億,但跟2008年虧損相比,不過毛毛雨。從2012年至2022年6月底,公募基金在最近9年半時間里,為基民賺了50204億。認識自己,比認識市場和基金經(jīng)理更重要!從基民賺錢的曲折歷史里,我們可以看到三點:1,賺錢的道路很曲折,不愿意承受波動的基民,沒法享受權益基金的收益。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說85%的人不投資比投資更好。對于很多人來說,買低波動、低收益產(chǎn)品就好,因為承受不了權益資產(chǎn)的波動。2,常常有投資者說,只要看對周期,躲過2008年、2011年這些大跌年份就好。千萬別高估自己!頂部往往都是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貪婪情緒推出來的,底部也是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恐慌情緒砸出來的。能做到不追著瘋狂加倉,不在恐慌中減倉基金已經(jīng)很難了,別再為難自己。3,這些年,市場不斷完善,企業(yè)越來越成熟,基金經(jīng)理和基民也更加成熟,基民賺錢的年份相對多了。如果你到目前總體是虧錢的,可能要想想:為什么自己的收益在整體水位線以下?對于基金投資來說,基民學會認知自己,比認知市場和認知基金經(jīng)理更重要。
公募24年給基民賺了5萬多億,越賺越多!
先看整體。歷史上,基民是整體賺錢的!以下是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做的歷年基金利潤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所謂基金利潤,包含了基金申贖帶來的基民收益變化,反映當期真實的全部持有人盈虧(包括當期申購、贖回帶來的盈虧)!到2022年中報(6月底),所有公募基金的歷史總利潤是53622億!這還是在2022年上半年基金整體虧損的熊市中,統(tǒng)計口徑對公募并不有利。如果是2021年年底做統(tǒng)計,公募整體利潤是60024億,超過6萬億!如果是在本輪基金牛市之前,至2018年年底,公募歷史總利潤是21121億。就是說,隨著規(guī)??焖贁U張,公募基金為大眾賺的錢是增加的,而不是減少的。投資賺錢不易:道路非常曲折!這張表中,有兩點值得強調(diào):一、24年來,雖然基民收益率遠低于基金收益率,但基民整體賺了超過5萬億!此處,重要的話說三遍:別再說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別再說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別再說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總體看,基金是賺錢的!之所以要高喊賺錢,因為不真實的主觀感受容易在熊市里放大,成為很多基民在底部贖回的理由,使他們的虧損由階段性浮虧變成真實的永久性虧損。二、基民賺錢不是均衡分布的,而是非線性的!這反映在三個方面:1,這里說的是整體賺錢,不是每個類型的基金在每個階段都賺錢。這涉及到基金表現(xiàn)的差異化問題,也涉及統(tǒng)計口徑問題:如果我們在牛市頂部做統(tǒng)計,基民整體收益會高很多;在熊市底部統(tǒng)計,基民收益會小很多,甚至虧錢的。只有拉長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才能相對減少市場周期的影響?;褚仓挥欣L周期做投資,才能享受到基金賺錢的紅利。2,這里說的是整體賺錢,不是每個基金和每個持有人都賺錢!按照二八法則,可能一小部分基民賺走了大部分利潤,大部分基民只賺了很少的錢,甚至可能是虧損的。換句話說,基民不賺錢的主觀感受,可能也反映了一部分真實。3,盡管基民長期是賺錢的,但賺錢的道路非常曲折。1998年到2000三年,公募基民賺了342億;但2001年和2002年,基民整體各虧損100多億。從1998年到2002年,五年累計下來,基民盈利退回到119億。隨后,輾轉若干年,好容易熬到了2007年大牛市,基民用10年時間累計賺了14258億。但2008年一年就了虧14975億,一朝回到解放前。11年下來,至2008年底,基民累計整體是虧的。這跟2007年的那波基金申購高潮有關,在A股瘋狂處,基民在高處站崗了。2009年和2010年,基民剛回了點兒血,2011年,又把前兩年回血吐出一半。到2011年年末,公募基金的持有人總共只賺了3248億。直到最近這10年,基民才算是真正嘗到了一些公募基金的甜頭。即便是暴漲暴跌的2015年,基民的總體盈利還有6799億。在公募最艱難的2018年,基民虧損1236億,但跟2008年虧損相比,不過毛毛雨。從2012年至2022年6月底,公募基金在最近9年半時間里,為基民賺了50204億。認識自己,比認識市場和基金經(jīng)理更重要!從基民賺錢的曲折歷史里,我們可以看到三點:1,賺錢的道路很曲折,不愿意承受波動的基民,沒法享受權益基金的收益。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說85%的人不投資比投資更好。對于很多人來說,買低波動、低收益產(chǎn)品就好,因為承受不了權益資產(chǎn)的波動。2,常常有投資者說,只要看對周期,躲過2008年、2011年這些大跌年份就好。千萬別高估自己!頂部往往都是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貪婪情緒推出來的,底部也是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恐慌情緒砸出來的。能做到不追著瘋狂加倉,不在恐慌中減倉基金已經(jīng)很難了,別再為難自己。3,這些年,市場不斷完善,企業(yè)越來越成熟,基金經(jīng)理和基民也更加成熟,基民賺錢的年份相對多了。如果你到目前總體是虧錢的,可能要想想:為什么自己的收益在整體水位線以下?對于基金投資來說,基民學會認知自己,比認知市場和認知基金經(jīng)理更重要。

907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