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商務部官網5月23號發(fā)布的消息,發(fā)言人在當天主持記者會時,被問及如何看待日本政府正式出臺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發(fā)言人明確表示,中方注意到日本政府針對23種半導體制造設備采取了出口管制,中方堅決反對這種嚴重背離自由貿易,濫用出口管制的行為。發(fā)言人強調,在日本政府公開征求意見期間,中國產業(yè)界以及日本行業(yè)團體,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向政府表示提交意見??蛇z憾的是,日本政府公布的措施未能回應業(yè)界的合理訴求,這將嚴重損害中日兩國企業(yè)的利益,嚴重損害中日經貿關系,中方將保留采取措施的權利,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宣布要對部分半導體制造設備進行出口限制的時間點是在今年的3月31號,預期會在5月頒布、7月執(zhí)行,但是專門選擇在G7峰會結束,尤其是我國網信辦宣布美光公司的安全審查未獲得通過的背景下頒布新禁令,說明對方是故意而為之。
美光在華已被“封殺”事實上,就在我國宣布對美光公司進行安全審查之前,美國就要求韓國半導體企業(yè),不得在美光公司被制裁之后,搶占該公司留下來的中國市場份額。此舉既可以解讀成不讓第三方得利,也可以視為美國打算切斷中國獲得存儲類半導體的外部途經。而日本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出手,不僅僅是替美光公司進行反制,以此來向華盛頓邀功,更是在積極融入美國一手主導的“反華芯片聯盟”,進一步削弱我國在先進制程半導體領域的成長動力。可是計劃歸計劃,具體落實的如何則是另外一回事,以本次日本宣布限制出口的23項半導體設備為例,其中包括了1項測試設備、1項熱處理設備、3項蝕刻設備、3項清洗設備、4項光刻設備以及11項薄膜沉積設備。而這份清單所指向的,恰恰是被美國視為“絕對紅線”的10-14納米先進制程。當對手打出這套“組合拳”之后,就輪到我們“見招拆招”。
美日在半導體領域已打響了對華圍堵戰(zhàn)事實上,自美國發(fā)起對華科技戰(zhàn)、芯片戰(zhàn)至今,我國也涌現了一批堪稱“優(yōu)秀”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對進口設備進行了不同程度地國產替代。截止到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中端芯片的國產化,在部分領域甚至可以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例如先進制程的邏輯芯片以及主流CCP刻蝕設備,實現了對外國同類設備和產品的替代。而從行業(yè)整體來看,我國在2022年的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35%,其中去膠、清洗、熱處理、刻蝕及CMP,我們的國產替代率較高,而在光刻、離子注入等領域的國產替代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但當前我們也已經在奮力追趕,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成績。這意味著涉及到半導體制造的所有環(huán)節(jié),我們都已經具備了不同程度的國產替代能力,因此“卡脖子”的現象雖然依舊存在,但也不足以影響到我們的經濟、科技發(fā)展。
中國半導體自力更生的時代已到來甚至可以說,日本最新頒布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給我們的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進程又踩了一腳“油門”。而日本得到的,除了中日貿易逆差持續(xù)擴大之外,未來還要面對“中國制造”在日本為數不多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領域中發(fā)起的猛烈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