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21日,七國集團(G7)峰會即將在日本廣島舉行。作為2023年G7輪值主席國,日本正抓住機會竭力扮演其東道主角色。
路透社稱,盡管G7沒有中國、俄羅斯,但G7卻處處不離中俄。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此次峰會G7國家可能提出所謂“對華基本原則”。
日本政府此前公布了G7廣島峰會議程,其中20日將討論尖端半導體出口管制等經(jīng)濟安保議題,以及加強參與“全球南方”新興市場及發(fā)展中國家事務等,此外還將安排3場包括印度、韓國等首腦參與的擴大會議,這被視為意圖拉攏別國對抗中國的動向。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 注意到,在G7會議召開前夕,日方就已頻頻發(fā)表不當涉華表態(tài),為G7相關議題“預熱”。日本,為何這次入戲這么深?
G7峰會開幕前,岸田文雄(中)17日端酒杯發(fā)表講話。圖源:視覺中國
5月10日,岸田文雄接受日經(jīng)亞洲采訪時,把臺灣問題與G7議題綁定。
他稱:“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wěn)定不僅對我們國家,而且對整個國際社會都至關重要。我們的立場一直是,臺灣問題應該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我相信G7在這方面是一致的。”
與此同時,G7會議傳出涉華消極動向。日媒報道稱,七國集團成員正協(xié)調將“臺海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的重要性”等內容寫入峰會聯(lián)合宣言。
18日,岸田文雄與落地廣島的美國總統(tǒng)拜登會談,“就密切合作應對中國達成了一致”。日媒稱,兩人“強調了臺灣海峽和平穩(wěn)定的重要性,就反對憑借實力改變現(xiàn)狀達成了共識,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岸田在拜登面前進一步吹噓稱“日美同盟是印度太平洋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的基礎,將在峰會上展現(xiàn)G7堅持國際秩序的意志”。
5月18日,在G7峰會之前,岸田文雄(右二)等人在雙邊會議上聽取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講話。圖源:視覺中國
對于日本頻頻拿臺灣議題說事,在18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fā)言人汪文斌一語點破其玩弄的文字把戲——光講維護臺海和平,不說反對“臺獨”分裂,只會助長“臺獨”勢力“挾洋謀獨”、鋌而走險的氣焰,必將給臺海和平穩(wěn)定造成更大破壞。光講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不說支持中國統(tǒng)一,實質上是企圖阻撓中國統(tǒng)一大業(yè)、制造兩岸和平分裂,必將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
此前一天,中國駐日本使館公使楊宇就G7廣島峰會涉華問題向日本外務省亞大局長船越健裕表明嚴重關切,用了五個“停止”正告日方——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對華經(jīng)貿遏壓,停止操弄涉海問題,停止炒作“中國威脅”,停止搞遏華“小圈子”,不得使峰會及有關雙多邊活動成為反華遏華的政治表演。
誠如楊宇公使強調的,當前中日關系面臨復雜局面,處在關鍵路口。那么,為何日本還要在此時頻頻帶節(jié)奏拿中國說事?其實背后無外乎日本的幾個小算盤。
首先,狂刷存在感,強化東道主身份。
實際上,早在1975年第一次G7首腦會議時,日本就已在列,甚至比1976年加入的加拿大還早,與美、英、法、德、意同屬第一批G7成員。但在以“歐美俱樂部”為主導的G7中,日本的存在感一直不強。
去年6月在德國舉行的G7峰會上,岸田文雄在一眾G7領導人中無人搭話、淪為“背景板”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圖片傳回日本國內還受到自己國民的嘲諷。
2022年6月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舉行的G7峰會上,多國領導人在合影后交談。圖源:視覺中國
這一幕或許給岸田留下了陰影。早在今年1月,岸田在訪問G7五國時就放言稱,日本作為2023年G7輪值主席國,“將在這一年里肩負起主導國際社會的責任”。
如今G7廣島峰會開幕在即,日本不僅設置了多個針對中國的議題,日政客更是頻繁拿中國說事來“出頭”,儼然是要把東道主的戲份拉滿。
其次,美國授意之下,日本沖鋒在前。
共同社報道稱,岸田18日與拜登、英國首相蘇納克舉行會談時,都提到了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維持國際秩序”等詞匯。這些概念,美國聽著一定耳熟。
在美國反華遏華道路上一直充當馬前卒的日本,這一次也同樣“表現(xiàn)出色”,炒作所謂中國“經(jīng)濟脅迫”、“中國威脅”,操弄涉臺海問題等不遺余力。
18日的會談中,岸田和拜登再次就涉臺海議題對了對表,一個瘋狂炮制中國威脅,一個不斷攪動臺海安寧,兩方竟狂妄地說出“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拜登顯然對日本的激進表演很滿意,稱“在日本的領導力之下,我們在G7議題上取得了很大進展”……
此外,借談臺灣問題,日本想繼續(xù)松綁。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日本近年來持續(xù)炒作“臺灣有事”等話題,為其松綁軍力創(chuàng)造借口。
去年底,日本政府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zhàn)略》等3份安保政策文件,宣稱日本應擁有“反擊能力”,大幅強化防衛(wèi)力量,突破諸多戰(zhàn)后禁忌。美國出于地緣政治對抗需要,對此不僅默許,甚至還大加贊賞。
顯然,嘗到甜頭的日本,正盤算繼續(xù)利用臺海議題為其軍事進一步松綁。
岸田文雄在與英國首相蘇納克的會談中,確認與英國加強合作,歡迎英國“參與印太地區(qū)事務”。日媒稱,日英意三國已同意共同開發(fā)下一代戰(zhàn)機,此次峰會可能會確認為切實推進此事而協(xié)作。日本野心,昭然若揭。
最后,樹立靶子,為G7續(xù)命。
2018年G7峰會上的火藥味至今仍余味尚存。當時,美國提前離場缺席討論氣候環(huán)境等議題,德國稱“寧愿避免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法國稱不排除發(fā)表“六國聲明”……G7內部早有裂痕。
5年后的廣島,東道主日本一再強調的“協(xié)調一致”,只是出于針對別國的政治對抗需要。
如今的G7越來越淪為為地緣政治服務的封閉小圈子,建設性議題日漸凋零,取而代之的是種種對抗性、煽動性、破壞性的動向。
在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下,在世界亟需真正的團結和協(xié)作之際,熱衷于拉幫結派、筑起小院高墻的“G7模式”,恐怕早已過時。G7亟需樹立敵手的形象,來維持大廈將傾前的“團結”。中國,自然成為最合適的靶向之一。
然而,就連路透社也不得不承認,G7國家內部對中國的態(tài)度存在巨大溫差,此次峰會期間可能發(fā)表的針對中國的文件,其措辭可能很難達成一致。
在18日的會談中,岸田文雄和拜登共同確認在今天的開幕式上,“向全球展示G7在應對國際社會和地區(qū)課題上毫不動搖的團結而展開合作”。
這是世界真正需要的團結和合作,還是出于地緣政治對抗的破壞與狹隘,國際社會看得一清二楚。
路透社稱,盡管G7沒有中國、俄羅斯,但G7卻處處不離中俄。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此次峰會G7國家可能提出所謂“對華基本原則”。
日本政府此前公布了G7廣島峰會議程,其中20日將討論尖端半導體出口管制等經(jīng)濟安保議題,以及加強參與“全球南方”新興市場及發(fā)展中國家事務等,此外還將安排3場包括印度、韓國等首腦參與的擴大會議,這被視為意圖拉攏別國對抗中國的動向。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 注意到,在G7會議召開前夕,日方就已頻頻發(fā)表不當涉華表態(tài),為G7相關議題“預熱”。日本,為何這次入戲這么深?
G7峰會開幕前,岸田文雄(中)17日端酒杯發(fā)表講話。圖源:視覺中國5月10日,岸田文雄接受日經(jīng)亞洲采訪時,把臺灣問題與G7議題綁定。
他稱:“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wěn)定不僅對我們國家,而且對整個國際社會都至關重要。我們的立場一直是,臺灣問題應該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我相信G7在這方面是一致的。”
與此同時,G7會議傳出涉華消極動向。日媒報道稱,七國集團成員正協(xié)調將“臺海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的重要性”等內容寫入峰會聯(lián)合宣言。
18日,岸田文雄與落地廣島的美國總統(tǒng)拜登會談,“就密切合作應對中國達成了一致”。日媒稱,兩人“強調了臺灣海峽和平穩(wěn)定的重要性,就反對憑借實力改變現(xiàn)狀達成了共識,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岸田在拜登面前進一步吹噓稱“日美同盟是印度太平洋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的基礎,將在峰會上展現(xiàn)G7堅持國際秩序的意志”。
5月18日,在G7峰會之前,岸田文雄(右二)等人在雙邊會議上聽取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講話。圖源:視覺中國對于日本頻頻拿臺灣議題說事,在18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fā)言人汪文斌一語點破其玩弄的文字把戲——光講維護臺海和平,不說反對“臺獨”分裂,只會助長“臺獨”勢力“挾洋謀獨”、鋌而走險的氣焰,必將給臺海和平穩(wěn)定造成更大破壞。光講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不說支持中國統(tǒng)一,實質上是企圖阻撓中國統(tǒng)一大業(yè)、制造兩岸和平分裂,必將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
此前一天,中國駐日本使館公使楊宇就G7廣島峰會涉華問題向日本外務省亞大局長船越健裕表明嚴重關切,用了五個“停止”正告日方——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對華經(jīng)貿遏壓,停止操弄涉海問題,停止炒作“中國威脅”,停止搞遏華“小圈子”,不得使峰會及有關雙多邊活動成為反華遏華的政治表演。
誠如楊宇公使強調的,當前中日關系面臨復雜局面,處在關鍵路口。那么,為何日本還要在此時頻頻帶節(jié)奏拿中國說事?其實背后無外乎日本的幾個小算盤。
首先,狂刷存在感,強化東道主身份。
實際上,早在1975年第一次G7首腦會議時,日本就已在列,甚至比1976年加入的加拿大還早,與美、英、法、德、意同屬第一批G7成員。但在以“歐美俱樂部”為主導的G7中,日本的存在感一直不強。
去年6月在德國舉行的G7峰會上,岸田文雄在一眾G7領導人中無人搭話、淪為“背景板”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圖片傳回日本國內還受到自己國民的嘲諷。
2022年6月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舉行的G7峰會上,多國領導人在合影后交談。圖源:視覺中國這一幕或許給岸田留下了陰影。早在今年1月,岸田在訪問G7五國時就放言稱,日本作為2023年G7輪值主席國,“將在這一年里肩負起主導國際社會的責任”。
如今G7廣島峰會開幕在即,日本不僅設置了多個針對中國的議題,日政客更是頻繁拿中國說事來“出頭”,儼然是要把東道主的戲份拉滿。
其次,美國授意之下,日本沖鋒在前。
共同社報道稱,岸田18日與拜登、英國首相蘇納克舉行會談時,都提到了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維持國際秩序”等詞匯。這些概念,美國聽著一定耳熟。
在美國反華遏華道路上一直充當馬前卒的日本,這一次也同樣“表現(xiàn)出色”,炒作所謂中國“經(jīng)濟脅迫”、“中國威脅”,操弄涉臺海問題等不遺余力。
18日的會談中,岸田和拜登再次就涉臺海議題對了對表,一個瘋狂炮制中國威脅,一個不斷攪動臺海安寧,兩方竟狂妄地說出“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拜登顯然對日本的激進表演很滿意,稱“在日本的領導力之下,我們在G7議題上取得了很大進展”……
此外,借談臺灣問題,日本想繼續(xù)松綁。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日本近年來持續(xù)炒作“臺灣有事”等話題,為其松綁軍力創(chuàng)造借口。
去年底,日本政府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zhàn)略》等3份安保政策文件,宣稱日本應擁有“反擊能力”,大幅強化防衛(wèi)力量,突破諸多戰(zhàn)后禁忌。美國出于地緣政治對抗需要,對此不僅默許,甚至還大加贊賞。
顯然,嘗到甜頭的日本,正盤算繼續(xù)利用臺海議題為其軍事進一步松綁。
岸田文雄在與英國首相蘇納克的會談中,確認與英國加強合作,歡迎英國“參與印太地區(qū)事務”。日媒稱,日英意三國已同意共同開發(fā)下一代戰(zhàn)機,此次峰會可能會確認為切實推進此事而協(xié)作。日本野心,昭然若揭。
最后,樹立靶子,為G7續(xù)命。
2018年G7峰會上的火藥味至今仍余味尚存。當時,美國提前離場缺席討論氣候環(huán)境等議題,德國稱“寧愿避免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法國稱不排除發(fā)表“六國聲明”……G7內部早有裂痕。
5年后的廣島,東道主日本一再強調的“協(xié)調一致”,只是出于針對別國的政治對抗需要。
如今的G7越來越淪為為地緣政治服務的封閉小圈子,建設性議題日漸凋零,取而代之的是種種對抗性、煽動性、破壞性的動向。
在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下,在世界亟需真正的團結和協(xié)作之際,熱衷于拉幫結派、筑起小院高墻的“G7模式”,恐怕早已過時。G7亟需樹立敵手的形象,來維持大廈將傾前的“團結”。中國,自然成為最合適的靶向之一。
然而,就連路透社也不得不承認,G7國家內部對中國的態(tài)度存在巨大溫差,此次峰會期間可能發(fā)表的針對中國的文件,其措辭可能很難達成一致。
在18日的會談中,岸田文雄和拜登共同確認在今天的開幕式上,“向全球展示G7在應對國際社會和地區(qū)課題上毫不動搖的團結而展開合作”。
這是世界真正需要的團結和合作,還是出于地緣政治對抗的破壞與狹隘,國際社會看得一清二楚。


737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