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乘聯(lián)會公布2022年國內(nèi)車市銷量數(shù)據(jù),新能源車企銷量榜也順勢出爐,一同揭曉的還有年度最暢銷新能源車型TOP 10。首先來看看整個市場概況:2022年,國內(nèi)乘用車累計銷量2054.3萬輛,同比增長1.9%,其中燃油車零售1486.8萬輛,同比減少230.2萬輛,新能源零售567.4萬輛,同比凈增268.7萬輛。雖然今年新能源車企遭受停工停產(chǎn)、芯片短缺、電池成本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但新能源車滲透率保持穩(wěn)定增長,其中新能源購置稅、新能源補貼等政策走向尾聲,也對新能源車銷量起到刺激作用。因此在大環(huán)境遇冷的情況下,新能源車銷量依舊逆勢而上。過去一年,各家車企賣得怎么樣?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型又是誰?不妨跟我們一起揭曉答案。(注:本文數(shù)據(jù)來源乘聯(lián)會國內(nèi)銷量,與車企官宣數(shù)據(jù)可能存在略微偏差)一枝獨秀
全面轉(zhuǎn)型新能源后,比亞迪強勢摘得2022年新能源銷量榜桂冠,成績一騎絕塵——全年銷量接近180萬輛,同比增長208.2%!新車份額占比更是達到31.7%!如果大家還不理解這一數(shù)字有多“恐怖”,不妨看看老牌燃油車企。過去一年,一汽·大眾的年銷量也就是1779077輛,這是國內(nèi)車市歷史首次國產(chǎn)新能源車企超越合資燃油車企拿下全年銷冠。如此成績也讓比亞迪的信心猛增,有消息傳出,王傳福希望在2023年能夠沖擊400萬輛的年度目標。由于第一名過于耀眼,亞軍和季軍就沒那么多驚喜了。上汽通用五菱以442118輛位列第二,同比增長2.5%,但這個數(shù)據(jù)非常有意思,因為它基本只靠一款車就實現(xiàn)了這一成績——五菱宏光MINI EV。位列第三的是特斯拉,過去一年在國內(nèi)共賣出439770輛新車。其中Model 3全年銷量124456輛,同比減少17.5%;Model Y全年銷量315314輛,同比增長85.6%。同時,在銷量前十的榜單中,比亞迪、吉利、埃安、奇瑞、長安、哪吒、零跑的同比增長均超過100%,整體向好,而長城是唯一一家出現(xiàn)同比跌幅的車企。接下來,我們聚焦到各個車企與具體車型的表現(xiàn)——
比亞迪年度銷冠——比亞迪宋PLUS在全年新能源銷量TOP 10中,比亞迪占據(jù)六個席位,前五中更是獨占三席,可謂強勢霸榜。另有數(shù)據(jù)顯示,比亞迪DM車型與EV車型的銷量接近1:1。2022年3月,比亞迪發(fā)布公告,決定放棄燃油車市場、全面轉(zhuǎn)型新能源。如此看來,這一決策真是丟了芝麻、撿了西瓜——比亞迪新能源迎來強勢崛起。要知道,比亞迪2021年全年銷量為73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銷量59.38萬輛,雖處第一梯隊,但遠未達到夸張的地步。短短一年時間,比亞迪銷量就直接翻倍,創(chuàng)造了國內(nèi)車企的新紀錄,未來可能也只有比亞迪自己才能打破這個記錄。比亞迪之所以能夠?qū)崿F(xiàn)如此成績,關(guān)鍵還是技術(shù)扎實、價格實在,品牌有群眾基礎(chǔ)又沒有過分溢價。具體到車型來看:第一名比亞迪宋PLUS全年銷量475306輛,同比增長356%;第三名秦PLUS全年銷量341943輛,同比增長82.6%;第五名漢全年銷量272418輛,同比增長132.2%。元PLUS全年銷量167220輛,排名第五;海豚全年銷量204226輛,排名第六;唐全年銷量148585輛,排名第八。
可以看到,王朝系列更新?lián)Q代之后依舊保持了強勁的生命力,而新的海洋系列雖初出茅廬,但海豚上市不到半年已上榜。
比亞迪的主攻市場在10~30萬區(qū)間,產(chǎn)品線之全面,覆蓋了小型兩廂車、緊湊級轎車、中大級轎車、緊湊級SUV、中大級SUV。同時,產(chǎn)品之間的定位也很清晰:如果你預(yù)算15萬以下,想要SUV,那就是元PLUS,想要轎車,那就是秦PLUS,想要簡單代步,那就是海豚;如果你預(yù)算20萬以下,想要一臺全能的SUV,就是宋PLUS,尤其是DM-i;如果你預(yù)算充足,20萬以上轎車有漢、SUV有唐。看需求,看預(yù)算,很容易就能得出自己的答案。
2023年,比亞迪將形成王朝、海洋、騰勢、仰望組成的品牌矩陣,覆蓋家用到豪華各細分品類,屆時,比亞迪或許能夠繼續(xù)打破自己創(chuàng)下的銷量記錄。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車絕對霸主——宏光MINI EV新能源車企銷量第二名是上汽通用五菱,而它的神奇之處,就在于這個成績基本就靠一輛車實現(xiàn)——五菱宏光MINI EV(哪怕特斯拉都得用兩臺車)。五菱宏光MINI EV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上市至今長期霸占小型車銷冠,甚至還能越級挑戰(zhàn)全類型銷量,過去一年,五菱宏光MINI EV單車賣出4048231輛。
在五菱宏光MINI EV問世之前,小型純電車還有許多花樣,奇瑞eQ、奔奔EV等,五菱宏光MINI EV上市后,直接屠戮這個細分市場,甚至讓老頭樂都走向末路。時尚年輕的造型、靈活小巧的車身、新能源車的綠牌、3.28萬的起售價,宏光MINI EV堪稱終極代步選項,預(yù)算不高但需要短途代步的朋友,閉眼選它不會錯。特斯拉(中國)還能降價的純電標桿Model Y/3特斯拉今年依舊熱鬧不斷,輔助駕駛出事、剎車失靈爭議、不斷漲價又降價、停產(chǎn)又復產(chǎn),盡管一路風波,但特斯拉依舊拿下439779輛的國內(nèi)銷量。全球銷量則是達到131萬輛,繼續(xù)蟬聯(lián)全球純電車銷冠。中國市場,Model Y取代了Model 3,成為國內(nèi)市場的主力。特斯拉Model Y全年銷量315314輛,考慮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承擔著不小的出口任務(wù),特斯拉Model Y的國內(nèi)銷量還有進一步的上漲空間。
Model 3全年銷量124456輛,與2021年的150890輛相比有所下滑。原因包括3、4月因停產(chǎn)造成的產(chǎn)能不足以及競品車型的百花齊放,更重要的,恐怕還是消費者在特斯拉Model 3與Model Y之間,選擇了身為SUV車型的Model Y。
兩臺車都是純電車的標桿產(chǎn)品,也比較好選購:它們就是同一臺車,技術(shù)相同、零件通用,不同只是一個是轎車的殼、一個是SUV的殼,身為SUV的Model Y后排頭部空間更充裕,尾箱也更大。再大的爭議都影響不了特斯拉的銷量,這也從側(cè)面證明了特斯拉的產(chǎn)品和品牌已經(jīng)打下了牢牢的群眾基礎(chǔ)。更恐怖的是,特斯拉的成本依舊還有下降空間。2023年的第一周,特斯拉就宣布降價,Model 3只需22.99萬起,Model Y起步價也來到25.99萬,3萬的降價幅度,讓特斯拉在降價3天之內(nèi)就斬獲了3萬訂單。
在特斯拉的降價屠刀下,國內(nèi)新能源車價格戰(zhàn)即將打響,問界、小鵬都已開始有動作。不出意外,今年年初我們還將陸續(xù)看到更多國產(chǎn)品牌出現(xiàn)降價潮,全力應(yīng)對特斯拉帶來的價格沖擊。廣汽埃安AION Y/AION S帶來銷量新突破在比亞迪、五菱和特斯拉之外,廣汽埃安也有一款車型上榜TOP 10——埃安AION Y。2022年,廣汽埃安也迎來重大突破,全年銷量27.1萬輛,同比增長126%。廣汽埃安總經(jīng)理古惠南在年末的廣州車展上表示,埃安2023年目標是保50萬輛,沖60萬輛,到2030年產(chǎn)銷突破150萬輛。埃安目前在售的主銷車型是AION S與AION Y,AION Y以120585輛的成績趕上了TOP 10的末班車,而AION S也憑借116322輛的成績緊隨其后,位列11名。但這兩款車的銷量貢獻,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網(wǎng)約車市場,這部分不好評價。
埃安似乎也認識到了這一問題——旗下產(chǎn)品在網(wǎng)約車市場投入過多,形成固有品牌印象,不利于品牌向上,因此在2022年末,廣汽埃安推出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鉑,并帶來一款百萬級電動超跑Hyper SSR以及一款純電轎跑Hyper GT,準備向高端市場突圍。
選購上,AION S與AION Y兩款車型的定位與比亞迪的爆款有不小重疊,關(guān)鍵還是看今年的Hyper GT,埃安AEP3.0平臺、中大型轎跑車、后置后驅(qū)、4秒級加速,只要價格合適,或許能形成差異化競爭。————————除了上述熱門車型之外,其它車企也有不乏亮點的產(chǎn)品。吉利汽車憑借304911輛位列第四,讓人感受到了雷神動力的市場潛力;同時極氪001也憑借顏值與操控,成為細分市場的爆款;哪吒登頂新勢力的銷冠,躋身新能源車企銷量榜第八位;話題度超高的理想,旗下L8、L9兩款車型月銷也均破萬,爭議也沒有成為其熱銷的阻礙。總結(jié)與購車推薦過去的一年,悲喜交加,但新能源購車熱情不減。購車說到底,還是看自己的需求與預(yù)算。年度銷量榜TOP 10不能說明一切,但很大程度反應(yīng)了一款車型在市場中的口碑與受歡迎程度,如果你不想花那么多時間去研究各類產(chǎn)品,那么銷量榜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如果只想花幾萬塊買一個代步車,平時上班通勤、時不時買個菜,宏光MINI EV閉眼買,它就是這個細分市場的絕對首選;如果比較關(guān)注實用與性價比,那么比亞迪就是一個更務(wù)實的選擇,從海豚到唐,涵蓋了10~30萬區(qū)間,覆蓋了轎車到中大型SUV的各種需求,比亞迪雖然沒有高階輔助駕駛,但是八合一電驅(qū)、刀片電池、DM動力這些技術(shù)都久經(jīng)市場考驗;如果你的預(yù)算較為充足,想嘗試最新的輔助駕駛,想體驗什么是電動車的標桿,那么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就是不錯的選擇,它們都是同平臺打造,唯一的區(qū)別就是看你喜歡SUV還是轎車了。2022年的乘用車市場,新能源車零售567.4萬輛,滲透率達到27.6%。考慮到新能源車技術(shù)愈發(fā)成熟、成本也將逐步降低,乘聯(lián)會預(yù)測未來新能源滲透率仍會快速提升——預(yù)計到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850萬輛,滲透率將達到36%。在這個快速擴張的市場,我們也期待有更豐富、更亮眼的產(chǎn)品出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