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銷量來看,2022年絕對稱得上新能源汽車蓬勃發(fā)展的一年,600多萬成交量,25%以上的乘用車占比讓這塊蛋糕越變越大。然而,在如今市場激烈競爭的環(huán)境下,有些車型一飛沖天,有些車型確實叫好不叫座,今天我們就來看看2022年那些鎩羽而歸的車型!
1、恒馳汽車恒馳5恒馳汽車被恒大集團寄予厚望,也是許老大希望未來恒大集團的一個新的收益點。為了恒馳汽車,恒大集團和是沒少花成本宣傳。在品牌成立初期,因為有恒大集團這個強有力的后盾,恒馳汽車被業(yè)內(nèi)很多人士看好,不少消費者也是蠢蠢欲動。然而時過境遷,恒大集團的一次次爆雷也在一定層面上影響了恒馳汽車在消費者心中的看法。2022年7月20日晚,在恒馳汽車舉辦的“720恒馳節(jié)”上,官方宣布恒馳5的訂單量突破了3.7萬輛,且數(shù)字還在不斷攀升。然而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膠著,2022年12月7日,恒馳5僅僅交付超過100輛,是造不出來?還是訂單都是水單?讓人不得不深思。再加上恒馳5交付后被曝出各種各樣的質(zhì)量問題,讓消費者也是徹底寒了心。3年500億,從頂峰到低谷就用了3個多月,這就是新能源市場。
2、東風日產(chǎn)ARIYA艾睿雅ARIYA艾睿雅是今年東風日產(chǎn)挺近新能源領(lǐng)域最重要的車型,也被寄予厚望。然而,在自主和新勢力的沖擊下,ARIYA艾睿雅這款車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前期,由于疫情的影響,這款車在宣傳力度上可以說發(fā)力不足。但由于對ARIYA艾睿雅產(chǎn)品力的信心,東風日產(chǎn)并沒有及時調(diào)整傳播策略。相比于其他合資品牌而言,ARIYA艾睿雅確實在實力和價格上擁有不小的競爭力,例如核心三電,車機交互,都達到了業(yè)內(nèi)的高水準。但由于網(wǎng)絡上鋪天蓋地新勢力宣傳,徹底把ARIYA艾睿雅淹沒在了信息世界中,甚至連筆者身邊不少朋友都不知道東風日產(chǎn)出了ARIYA艾睿雅這款電動車,他們對東風日產(chǎn)還停留在軒逸、奇駿的時代,最終導致ARIYA艾睿雅僅有每個月三四百輛的銷量,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
3、歐拉芭蕾貓芭蕾貓本身是歐拉好貓系列最被看好的一款車型,由于兼顧了復古和可愛,再加上“甲殼蟲”般的身軀,讓不少女性對其青睞有加。然而,大家只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jié)局。隨著市場上熱度下降,不少消費者也開始反思這款車的劣勢。首先就是過度女性化,這款車雖然外觀獨特可愛,但車往往是一家人用的,所以這款車只適合單身年輕女性,不宜夫妻共同使用。再一看價位,落地價超過20萬,這對年輕剛進入職場的女性就非常不友好了,畢竟這個價格可以買一輛相當不錯的燃油車或者更高端的新能源車型。最終,芭蕾貓的銷量一路下滑,11月份的單月銷量僅有100多輛。
4、奔馳EQCEQC作為奔馳最希望走量的一款純電SUV,可以說是慘到了極點。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開過EQC的都覺著這款車型品控不理想,產(chǎn)品力平庸,價格又賊貴,買了以后上的是智商稅。后來11月15日,奔馳為了打開新能源產(chǎn)品的局面,官方對價格進行了調(diào)整,沒想到消費者仍然不買單,讓廠商猶如架在火上烤了一把,尷尬不已……去年7月,奔馳就已經(jīng)宣布開啟全面電動化轉(zhuǎn)型,并將2030年定為節(jié)點目標。所以為了效率和速度,品質(zhì)反而出現(xiàn)了問題。尤其是在現(xiàn)在新能源上主打的“智能化”和“數(shù)字化”方面,奔馳顯得落后了時代。再加上這款車并不是誕生于純電平臺,只是一款油改電的半成品,消費者就更不認可了。最終,奔馳EQC11月份的銷量僅有6輛,讓人唏噓不已。
5、東風本田e:NS1e:NS1上市后其實是給東風本田注入了新血,尤其在前期看到銷量沒有太大起色的同時,官宣降價兩萬確實讓不少人有心動的感覺,畢竟花費14~18萬就能入手一輛本田的電動車還是十分劃算的。但對于本田品牌而言,新勢力和自主品牌對市場的沖擊太大了,想后來居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目前的新能源車型已經(jīng)“卷”上天際,很多品牌都是賣一輛賠一輛,導致東風本田e:NS1這款車型的銷量沒有出現(xiàn)太大的起色,優(yōu)勢有沒有彰顯出來。不過隨著年底的到來,南北本田的e:NS1和e:NP1(極湃1)都開始有一些起色,雖然11月份單月銷量還沒有破千,但已經(jīng)有了穩(wěn)步向上的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估計會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只不過從2022年的整體表現(xiàn),這兩款車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6、廣汽豐田bZ4XbZ4X賣的不好,也可以說是背了豐田話事人的鍋,畢竟一會跳出來說純電不可靠,一會跳出來說純電發(fā)展不下去,對于一個近年來一直唱衰純電動車的品牌出的純電車型,我想消費者可能都不敢去買。最終bZ4X上市當月零售只有7輛,而直到11月份,該車型的月銷量也僅為137,慘不忍睹。其實bZ4X還有兩大問題,一個是造型實在有點“獨特”,尤其是車尾設(shè)計,晃瞎了不少消費者的“鈦合金”雙眼。第二是bZ4X在北美市場上市后出現(xiàn)低溫充電異常,以及輪轂固定螺栓會在行駛中脫落的嚴重質(zhì)量缺陷,最終豐田召回了這些車輛。而這些因素,也導致國內(nèi)消費者的信任度下降。因此,豐田要想在純電車型上大展宏圖,可能在國內(nèi)還需要時間的沉淀。
7、奧迪Q5 e-tronQ5 e-tron興致勃勃走向國內(nèi)市場,本以為還會像過去一樣揚帆遠航,沒想到迎來的是“折戟沉沙”。實話實說,這款車真的是不太給力,就拿動力來說,高性能版的Q5 e-tron的百公里加速要6.7s,而車價卻在38萬~48萬元之間,和同價格區(qū)域的車型對比,絕對要被秒一條街……隨后就是車機的更新迭代較慢也成為了奧迪的一大問題,在這個“智能化”“數(shù)字化”的時代,似乎這些世界級勁旅顯得有點跟不上趟……隨后網(wǎng)上也有消費者發(fā)現(xiàn),Q5 e-tron有很多配置是需要加裝的,而且本身車價不便宜,再來一堆加裝件,明顯不太友好。畢竟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慧眼如炬,誰也不想當個“有錢的傻子”。最終奧迪Q5 e-tron只能在單月三位數(shù)銷量晃悠,到了11月,該車的銷量已經(jīng)跌到了132輛。今年的奧迪已非當年的奧迪!總的來講,目前的新能源市場這塊大蛋糕還在逐漸變大,2022年沒有受青睞的品牌只要把產(chǎn)品做好,給消費者真正的實惠,再加上對品控把關(guān),合理的定價,相信未來重新崛起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