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才過去一個月,就有不少品牌宣布旗下車型的漲價信息了。和特斯拉、小鵬這些品牌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不同。有不少品牌或者單個車型因為取消補貼漲價。但也有燃油車宣布漲價的,理由也是成本上漲,可以看出和以往汽車市場只有優(yōu)惠沒有漲價不太一樣了。那么我們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已經(jīng)漲價或者即將漲價的品牌。
補貼取消,購車成本上漲先來說已經(jīng)漲價的,這部分其實集中在去年的年底。大部分新能源車企宣布了今年1月1日起漲價。理由是新能源補貼取消,車企直接將這部分轉(zhuǎn)嫁到了消費者身上。比如目前新能源市場的老大哥——比亞迪。
比亞迪宣布自今年1月1日起,王朝、海洋、騰勢的新能源車,將會漲價2000-6000元不等,比如熱門的騰勢D9 DM-i,漲價6000元。
深藍(lán)SL03,純電版漲價6000元,增程版漲價3000元。這么看還是按照續(xù)航里程,或者說電池容量來漲價的。
零跑T03全系漲價3000元,零跑C11全系漲價6000元。他們倆本身的售價就不低,前者如果放在微型車市場里,算是比較高規(guī)格的,后者雖然堆料比較足,但售價也要去到20萬元上下。所以對于消費者而言問題不大。
南北大眾都宣布了ID系列調(diào)價,大部分車型都是上漲6600元,但一個個例,就是上汽大眾的ID.3,低配純凈智享版,上漲了1.3萬元,幅度不小。
哪吒品牌,哪吒S上漲3000元,哪吒V上漲4000元,哪吒U-II上漲6000元。其他還有許多品牌,比如榮威上漲5000-8000元,幾合上漲3000元,埃安上漲3000-6000元,就不一一細(xì)聊了。燃油車也跟風(fēng)漲價?新能源車漲價是因為補貼的取消,雖然咱們不太愿意,但是也可以理解。那燃油車也跟著漲價是怎么回事兒呢?
上汽奧迪旗下所有車型均宣布售價調(diào)整,其中包括Q5 e-tron、A7L、Q6。倒也不是完全漲價吧,它調(diào)整了配置版本,比如Q6原本最低配是40TFSI 觀云型Light,售價45.96萬元,現(xiàn)在取消了,起步是40TFSI 觀云型,售價46.76萬元。
起亞這邊就是單純漲價了,K5和嘉華都漲了1000元,這個漲的有點莫名其妙,說它漲得多吧也沒有,但確實是漲了,就有點怪。
瑪莎拉蒂也漲價是沒想到的,漲價車型包括Grecale、Levante、Ghibli,但也不是所有都漲價的,有部分車型的低配沒漲。比如Grecale全系漲價1.2-1.9萬元。Levante的2023款 2.0T GT和2023款 3.0T Modena分別上漲1.8萬元和2.0萬元。Ghibli也是2023款 2.0T GT和2023款 3.0T Modena漲價,分別上漲1.7萬元和1.9萬元。
JEEP雖然不再有國產(chǎn)車型,但是并沒有退出中國。牧馬人賣得一直挺不錯的,最近宣布了漲價的消息,全系上漲1萬元,目前起步售價是45.99萬元。車系內(nèi)燃油版包括撒哈拉、羅賓漢、高地,插混版有撒哈拉和羅賓漢兩種。寶馬十余款車型漲價說完已經(jīng)漲價的,來說一下即將漲價的。寶馬最近宣布了旗下大部分車型即將開啟漲價,包括熱門車型5系長軸、X3、X5等。漲價幅度從2600元到2萬元不等。
寶馬在去年拿到了非常不錯的銷量成績,接近80萬臺,雖然相較于以往沒有什么增長,但是和同級品牌相比是非常不錯的了。甚至出現(xiàn)了提車要等比較長時間的情況,可見銷售火爆程度。那么漲價是否因為銷售情況太好了?
銷量好自然是一方面,但不完全。此前奔馳就有過多次調(diào)價,比如同一年里推出幾次改款車型,可能售價不變,減少配置,或者漲價,調(diào)整配置。大體上奔馳一直在漲價,而寶馬漲價的次數(shù)和幅度相對較少。
從部分經(jīng)銷商放出的漲價細(xì)節(jié)上來看,最高的M8和i4部分車型漲價2萬元,寶馬5系長軸比較奇怪,漲幅2600-19600,跨度有點大,可能是經(jīng)過分析的。
總體上來說今年有不少品牌都開啟了一輪漲價,這種情況在以往非常少見。經(jīng)過去年的沉寂,今年汽車市場應(yīng)該會有比較大幅度的增長。各家有底氣漲價,也證明了他們對市場的期望很高。像寶馬這類品牌本身的售價就比較高,漲價的部分占到車價比例較低,真正在意的潛在消費者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