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人沒有預料到,兔年一到,新能源汽車“畫風”突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如同電動車加速度一樣,在極短時間內實現幾何級增長。從特斯拉“挑頭”降價,到比亞迪跟進殺入,再到廣汽豐田3萬“壕”降,短短一個多月,新能源多個細分市場就已經“卷”成一團。新能源汽車市場畫風巨變,縱然有短期市場因素,如受“國補”政策退出、春節(jié)假期影響、消費不夠活躍等影響。但從中長期市場發(fā)展來看,“價格戰(zhàn)”是一種必然趨勢:這是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也是市場競爭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階段。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25%左右。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經達到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連續(xù)8年保持全球第一。價格競爭,實際上是市場經濟下最基本的競爭形式,也是最容易應用的競爭形式。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在全球已經實現一定的規(guī)模效應,帶來整個行業(yè)的“降成本”;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部分高效率、低成本企業(yè)已經具備成本優(yōu)勢,可以在價格上給競爭對手形成壓力。當然,合理的價格競爭也有利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健康發(fā)展。過去幾年,整個新能源汽車得益于政策扶持,上下游產業(yè)得到了高速發(fā)展,帶來的好處是,行業(yè)實現快速成長;弊端則是魚龍混雜,摻雜著一些“投機者”。價格戰(zhàn)的開啟,可以淘汰低效能、沒有競爭力的品牌,讓強者越強。投機者必然無“機”可投,退出只是早晚的事兒。有統(tǒng)計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有超過75個品牌倒下,其中包括陸地方舟、知豆等曾經的“網紅”品牌。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更是認為,預計3—5年后,還將有60%—70%的品牌會面臨關停并轉。當市場增速放緩,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體系得以重塑。但對于在造車路上的新勢力而言,時間窗口正在加速關閉,或將直接帶來致命打擊。價格背后是體系,體系背后是實力。從表面上看,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只是在一場看似普通的價格戰(zhàn),但實際上,這是關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秩序重構??梢哉f,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23年將進入一個嶄新階段。南方日報記者 郭小戈
“開卷”是新能源市場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作者:南方日報 來源: 頭條號
85602/18
85602/18
或許很多人沒有預料到,兔年一到,新能源汽車“畫風”突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如同電動車加速度一樣,在極短時間內實現幾何級增長。從特斯拉“挑頭”降價,到比亞迪跟進殺入,再到廣汽豐田3萬“壕”降,短短一個多月,新能源多個細分市場就已經“卷”成一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公開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和服務的根據。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聯(lián)系電話 010-57193596,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