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開始“掀桌式”價格戰(zhàn),今年被定義為競爭最激烈的一年,有觀點認為“二線豪華品牌今年會撐不住”。李想隨后評論: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占比將達70%,二線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將是燃油車市場中率先被進攻的。
從銷量上來看,二線豪華品牌確實比較焦慮,在BBA等一線豪華品牌降價、造車新勢力穩(wěn)定增長的夾擊下,二線豪華品牌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在銷量前幾名中,今年除了特斯拉、蔚來、理想等新勢力同比增長,傳統(tǒng)豪華品牌全部出現(xiàn)了同比下降,形勢較為嚴峻。
尤其是二線品牌,凱迪拉克下滑幅度達43.8%,接近腰斬;雷克薩斯下滑幅度達43.8%;沃爾沃為11.3%。同時,在排名上,特斯拉直追BBA,紅旗領跑二線豪華陣營,與理想的差距只有百輛,隨時有被反超的風險。
為啥二線豪華品牌不香了?豪華品牌的主要優(yōu)勢是品牌號召力、產(chǎn)品體驗和服務質(zhì)量,而如今年輕消費者,對于品牌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且中高端新勢力車型的產(chǎn)品顛覆性更強,包括購買、設計、配置和智能體驗等,更具新鮮感。另外,新勢力品牌與用戶的溝通方式更加多樣化。
這也使得年輕消費者在手握30萬購車時,腦海里的第一反應并不是沃爾沃、凱迪拉克和林肯,而是特斯拉、蔚小理、智己和飛凡等。新能源進程加速,二線豪華品牌不是輸給了自己,而是時代。
對比來看,理想對一線自主品牌比較認同,去年,比亞迪、吉利、長安和長城等相繼發(fā)布混動技術,開創(chuàng)了“自主混動元年”,主流品牌的銷量表現(xiàn)確實穩(wěn)定,或許緊跟時代變化,貼近消費者的真實需要,才是保持流行與熱度的真諦。
最后,關于李想“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占比將達70%”的觀


為啥二線豪華品牌不香了?豪華品牌的主要優(yōu)勢是品牌號召力、產(chǎn)品體驗和服務質(zhì)量,而如今年輕消費者,對于品牌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且中高端新勢力車型的產(chǎn)品顛覆性更強,包括購買、設計、配置和智能體驗等,更具新鮮感。另外,新勢力品牌與用戶的溝通方式更加多樣化。


最后,關于李想“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占比將達70%”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