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當下購買新能源車是最流的汽車消費方式,但也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新能源車都能夠賣得很好。就比如說今天我想要跟大家來聊一聊的這幾款車型,它們的銷量表現(xiàn)就始終不見有所起色。在我看來,這些車真心都是好車,但它們就是賣不動,也實在是讓人不解。那這里面到底藏著怎樣的原因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具體地看下它們。第一款,奇瑞無界Pro指導價:8.49-11.09萬元定位:微型車4月銷量:136輛
無界Pro是奇瑞新能源所推出的第三款微型小車,新車售價8.49-11.09萬元,提供301km、408km這兩種續(xù)航里程可選。本以為奇瑞能憑借著這款“20萬級智能小怪獸”收獲到一波亮眼銷量,但沒曾想到,無界Pro從上市后的次月起,其銷量表現(xiàn)便是一路走低。去年12月份還交出了309輛新車的銷量成績,今年以來4個月卻創(chuàng)下67輛、72輛、94輛以及136輛新車的銷量新低,所以這款車到底為啥賣不動呢?
在我看來,奇瑞無界Pro的配置、續(xù)航、動力表現(xiàn)都沒有什么問題,之所以賣不好,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價格太貴了一些。即便后期廠家又將新車的價格下調了5000元,但8.49萬起的價格讓消費者去購買一臺雙門的純電微型小車,大家心里多少也是會覺得有一些偏貴的。另外,隨著市面上已有像零跑T03、長安糯玉米,以及后續(xù)推出的五菱繽果、比亞迪海鷗等車款,消費者在需要一臺小車來上下班代步之時,也不會首先就想到無界Pro。
所以整體來看,售價較高的奇瑞無界Pro自然也就成為了微型車市場里一款不那么具備很強競爭力的車型了。其實反過頭來看,奇瑞新能源為無界Pro用上了全鋁車身、駕駛感受也是絕對的乘用車水平,而并非“老頭樂”車款。加上新車有2個安全氣囊、標配了ESP和倒車影像等功能性配置,因此從成本上來說,奇瑞也是很難再把它的價格給降到一個很低區(qū)間的??傊?,奇瑞無界Pro車是很不錯,但卻可惜沒有迎合好市場,對此不知道你們大家有何看法?第二款,智己L7指導價:33.88-57.88萬元定位:中大型車4月銷量:79輛
智己是上汽集團傾注全部技術所打造的一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而他們旗下的首款車型則是智己L7,一款售價在33.88萬元起、頂配車型售價高達57.88萬元的的豪華中大型轎車。值得一提的是,智己L7的底盤由F1車隊威廉姆斯車隊所調校,因此要論駕駛起來的操控性能,智己L7在國產(chǎn)品牌的中大型車市場里絕對也是能夠排在前列的。
不過,作為一款擁有優(yōu)秀操控性能的新能源中大型車,智己L7近半年以來的銷量表現(xiàn)卻并不好。單月銷量最高表現(xiàn)還是在1月份,取得了278輛新車的銷量成績。而過去不久的4月份,智己L7則更是只交出了一份79輛新車的銷量成績單,所以為什么擁有如此良好底子、性能出色的智己L7車型,卻取得了這樣一個不盡如人意的銷量數(shù)據(jù)表現(xiàn)呢?
我覺得,第一個原因還是因為智己L7的知名度不夠高。眾所周知,國產(chǎn)品牌想要在價格較高的中高端汽車市場里站穩(wěn)腳跟,品牌認可度肯定是首先放在第一位的。那智己作為上汽集團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雖然擁有的黑科技眾多,但卻也還是缺少一些傳奇故事或者亮眼的賽事成績。因此折射到消費市場,老百姓自然也就會對這個品牌的認知不夠清晰。
第二個原因是智己L7所處的40-60萬級中大型車市場,其實還是德系BBA品牌的主陣地,而智己L7想要搶占,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畢竟,一說到豪華,40多萬消費者會首選奔馳E級,而提到操控,則更是會想到寶馬5系,所以當智己L7深入到這一細分市場中之時,想要銷量好也就更難了。最后,我們不否認智己L7是一款好車,但眼下智己L7想要大賣,還是需要在各方面都多下一點功夫才行,也但愿時間能夠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第三款,奔馳EQE指導價:47.80-53.43萬定位:中大型車4月銷量:48輛
說到奔馳,在燃油車領域那是絕對的豪華車市場老大,而來到新能源領域,奔馳卻也只能吞下銷量慘淡的“苦果”。這不,作為奔馳最新推出的中大型轎車,奔馳EQE車型在4月份的新車銷量數(shù)據(jù)就只有48輛,而這一成績也創(chuàng)下了近半年以來奔馳EQE車型的銷量新低,可見其銷量數(shù)據(jù)是有多差。那為什么EQE賣不好呢?原因我覺得是這些。
首先奔馳EQE的造型就讓人挺無法接受的,一點都沒有奔馳以往車型所帶給人的那種大氣、端莊、豪華氣息,簡言之就是跟很多人所想象當中的奔馳車不是一個調性。盡管奔馳官方聲稱這車的風阻系數(shù)很低,但風阻系數(shù)這玩意兒它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因此消費者能感受到這東西好在哪兒的難度自然也就提升了。所以,EQE那不算好看的外觀,是我認為這車賣不好的第一點。
其次,奔馳EQE的價格還是太貴了。指導價47.80-53.43萬元區(qū)間,說實話,這放在燃油車市場里怎么著也能夠買一臺中大型尺寸的3.0 V6或者是4.0T V8車型了吧。可奔馳呢?這個價格卻只給了你一臺續(xù)航752km、百公里加速6.7秒的純電動車,再結合上面第一點的因素,因此手握50萬購車預算的消費者自然也就不會想要去購買這款車型。
最后,奔馳在燃油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在新能源車領域,奔馳顯然還需要拿出更多有實力的技術出來才行。這也是為什么奔馳的電動車始終在華都沒有什么聲量的最大原因之一,畢竟,消費者買車更多的其實是沖著你有什么技術去的。就像比亞迪,他們就是因為擁有DM-i超級混動、刀片電池、e平臺3.0、云輦車身控制系統(tǒng)等等一系列的技術和發(fā)明專利,才收獲到了國人如此高的喜愛與認可。所以,奔馳也別再藏著掖著了,趕緊把你的“絕招”給亮出來吧。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3款銷量不好,但是產(chǎn)品力卻還行的新能源車型的一番分析,對于這些車型,你們還有哪些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需要補充呢?評論區(qū)里留言說說吧,咱們一起來交流探討一下。(文/優(yōu)視汽車 大卓)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yōu)視汽車的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