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不是每一種市場都適合定投,諸如,美國的2009年到現(xiàn)在的十年大牛市,期間幾乎單邊上漲,沒有特別大的回調和長時間的熊市,因此,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定投的收益便不如一次性買入,長期拿好不動。美股近十年是按照大盤上漲、估值上升—業(yè)績提升、消化估值——上漲、估值上升,如此循環(huán)向上,這時候,很難出現(xiàn)特別低估的定投機會。如果一路上漲,一路買,并沒有起到定投不斷攤低成本的作用。二、定投前應對資金作合理規(guī)劃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資金可以分為存量資金和增量資金,存量資金是長期來看可以用于投資的資金,增量資金是每個月的工資收入,一般來說,可以拿工資收入減去生活等各種開支后的一半用于定投。例如,我目前有20萬可投資的存量資金,每個月收入除去各種開支后用于定投的有2000元。那么我們該如何進行投資呢?我們可根據(jù)資金和股市整體估值情況,采用底倉+定投的方式或定投的方式。根據(jù)我們的大盤估值系統(tǒng),此時,可以建立一定金額的底倉,例如可以是10萬(根據(jù)風險偏好的不同),分別投資于5個低估的標的。再將剩下的資金分為20期(這里的20期是以月為單位,如果以周或半個月為單位,可以相應按比例減少每期金額)每期5000元,加入增量定投資金中,暫時不用的資金可以投資于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當然,也可以不建立底倉。資金如何分配還是取決于你對后市的看法。如果后市短時間有表現(xiàn),沒有底倉的話,可能積累的不多,影響收益;如果后市很長時間都沒有起色,反復震蕩,甚至下探,則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在低估時,不斷積累份額。三、定投有鈍化效應。一般來說,定投超過20期以后就產(chǎn)生了鈍化效應,例如每個月定投2000元,投了20期以后,總共投資的資金為4萬元,到了第20期,投資2000元,只占了總資金的5%。如果有底倉的話,每期投資的占比更是少于5%,這種情況下,如果市場還是沒有發(fā)生反轉的話,繼續(xù)定投帶來的攤低成本的效果就會非常有限。因此,定投時間絕對不是越長越好。四、定投一定要止盈。前面提到,定投的最基本原理是在微笑曲線的左端不斷收集籌碼,到微笑曲線的右端時分批賣出。如果我們沒有及時止盈,可能會讓我們的投資路徑變成“倒微笑曲線”,這樣,不僅使之前的收益回吐,還有可能遭遇虧損的風險。而沒有及時止盈,我們損失的不光是積累的收益,降低了資金的投資效率,更是浪費了資金自定投以來的時間成本。定投要做好三五年的心理準備,但,不是一定要堅持投三年五年,本質還是要盯住估值。就像有的人以為價值投資就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時間長短并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它的定義是投資價格低于價值的標的,等待價值回歸。如果一個月它就完成了價值回歸,甚至已經(jīng)高估了,我們不必有執(zhí)念。具體怎么止盈,可以見我之前的文章(鏈接如下:談談投資指數(shù)基金如何止盈)文中闡述了五種常見的止盈方法。五、定投標的不宜過多。有的人在投資的過程中,看到其他的標的估值十分誘人,于是品種越買越多,但是,定投的標的如果過多的話,首先要做多品種的資金分攤;其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多了容易顧不過來,無法持續(xù)關注持有標的估值狀況。我們其實并不需要投資很多的品種,才能夠獲得滿意的回報,投資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做減法的過程。因此,我建議定投的標的最多不超過六個。六、堅守定投中的紀律其實不易。1. 6000點追漲是貪心,2400點希望再往下跌一跌再買,也是一種貪心。定投要守紀律,堅持按計劃操作,不能看下跌了就貪心不買,等繼續(xù)跌。此外,當市場處于熊市,有低估品種的時候,定投紀律容易遵守,但隨大盤上漲慢慢沒有低估品種時,此時的大盤往往處于上漲通道中,有些高彈性的品種(例如:券商、TMT、中證傳媒、全指信息、環(huán)保等)短期漲幅可能非常大。這時,在賺錢效應的帶動下,有些小伙伴便開始萌發(fā)追漲高彈性品種的沖動。就像今年一季度時,伴隨著,市場中不少大V、券商高喊牛市來了,甚至有的還開出了一些高彈性品種的清單。誠然,如果瘋狂牛市來臨,這些高彈性品種大概率可以跑贏指數(shù)。但是,如果牛市不來呢?這些高彈性品種往往是業(yè)績相對差,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散的行業(yè)。此時追漲,一旦行情掉頭,將會遭遇大幅回撤。此時,我們應該堅守初心,達到正常估值后絕不加倉,反而隨著估值不斷上漲而不斷減倉。這個說起來容易,當真的身臨其境時往往開始不淡定,生怕自己因對高彈性品種持倉不足而導致跑輸大盤。2.盈虧同源,一些高彈性品種,漲得快,往往跌得也比較深。像2018年,由于質押爆倉、加之市場整體行情萎靡、券商業(yè)績差等負面影響,券商行業(yè)遭遇了大幅殺跌,這時候,面對浮虧20%,甚至超過30%,你還能不能堅守。券商還是屬于比較特殊的品種,隨著行情的到來,業(yè)績會隨之改善,因此,只要大盤轉好,大概率估值也跟著回歸,進而收獲“戴維斯雙擊”。而一些諸如中證傳媒、信息那些容易被爆炒的品種,在經(jīng)濟下行的大背景下,企業(yè)業(yè)績差,你的堅持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經(jīng)歷“價值陷阱”。購買低估值的指數(shù)沒有錯,但是值得買入的前提是不存在“價值陷阱”,即:隨著業(yè)績的不斷惡化,估值反而隨著股價下降而不斷升高。在可能浮虧20%+的情況下,在業(yè)績可能不斷下滑的背景下,在當時市場大多數(shù)不看好中國經(jīng)濟的未來,認為經(jīng)濟受房市綁架,出口前景不明和投資增長乏力等大背景下,你還敢不敢堅持,還能不能繼續(xù)按紀律定投。這些,事后看容易,但是處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只有堅定地看好中國經(jīng)濟未來,相信公司業(yè)績終會改善,才有堅持定投的動力。因此,定投看似容易,然知易行難。因此,有一些小伙伴,為了擔心自己無法堅持,利用場外定期扣款的方式進行,這也是個好方法,有時候離市場越遠,反而越容易收獲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