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派肆虐之下,預期中的全球債市反攻“熄火”!壞消息恐不止于此?在經(jīng)歷了去年一整年的慘淡回報后,今年年初,
受反彈前景的吸引,投資者紛紛涌入固定收益市場,并企圖從中獲得豐厚回報,但迄今為止卻
事與愿違。
繼今年第一季度上漲3%后,全球債券市場本季度下跌1%,原因是通脹居高不下,促使各大央行不斷加息。這一挫折也意味著,在彭博全球綜合指數(shù)(Bloomberg Global Aggregate index)去年創(chuàng)紀錄地下跌16%之后,該資產(chǎn)類別未能兌現(xiàn)此前市場認為的強勁反彈預期。彭博全球綜合指數(shù)是衡量全球固定收益資產(chǎn)表現(xiàn)的廣義指標,也是許多債券基金的基準。Bianco Research總裁Jim Bianco表示,投資者此前押注,隨著經(jīng)濟衰退迫近,通脹正在下降,他們因此對債市十分關注,而現(xiàn)實卻“狠狠打臉”。他說:
“這是一場痛苦的賭注,在過去的五六個星期里,他們的資產(chǎn)表現(xiàn)都受到了影響?!?/p>
早些時候,
包括摩根大通、太平洋資管、嘉信理財、富達國際和東方匯理在內(nèi)的多家大行都在高呼“債券回來了”。或是受此影響,晨星公司的數(shù)據(jù)顯示,
投資者在今年年初大肆購買債券,2023年前五個月有近
1130億美元流入應稅債券基金,與去年同期1070億美元的資金外流形成鮮明對比。被鷹派狠狠打臉后 還有持有債券的好理由?這些債券買家一方面希望獲得多年來的最高收益率。但
許多人也在“賭”美聯(lián)儲及其他央行的加息周期已接近尾聲,而央行們的大舉加息正是去年“債券大屠殺”的幕后真兇。今年春天,
一些期貨市場上的投資者就押注美聯(lián)儲將被迫在今年多次降息。然而,押注美聯(lián)儲結束加息周期的賭注并不順利,
在鮑威爾上周在國會講話后,交易員幾乎放棄了美聯(lián)儲將在今年降息的預期。此外,在6月的美聯(lián)儲會議上,該委員會發(fā)布了最新的“點陣圖”,顯示官員們預計今年的利率將升至5.6%,這意味著
今年美聯(lián)儲還將加息兩次。歐洲央行在其6月份的會議上同樣警告稱,借款成本將進一步上升,而英國央行上周更是超預期加息50個基點。這些舉動意味著
央行們的加息之路尚未行至終點,這對買了對利率前景高度敏感的短期國債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壞消息。
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上周五升至三個月來的最高水平,
追蹤1-3年美國國債的iShares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6月份迄今已下跌0.6%,5月份也下跌了0.6%。Janus Henderson公司的全球債券投資組合經(jīng)理Jason England說:
“如果你在年初扎堆購買短期債券,你可能會感到一些痛苦,因為利率持續(xù)走高?!?/p>
雖然與去年的拋售相比,這些跌幅看起來還不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人們對債券的一些熱情似乎正在減退。晨星數(shù)據(jù)顯示,
4月和5月有7.63億美元資金流出短期政府債券基金。
廣義應稅債券基金類別的資金流入略有放緩,其第一季度有71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4月和5月只有420億美元。其中一些資金外流可能是由于國庫券以及貨幣市場基金正在提供幾十年來最好的回報,這遠遠高于風險更大的長期債券回報。不過,
盡管表現(xiàn)乏善可陳,但許多基金經(jīng)理仍然對他們在債券的押注感到放松,他們認為,
較高的收益率已經(jīng)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緩沖”,意味著即使債券價格下跌,持有人仍然可以獲得正收益。PGIM固定收益部聯(lián)合首席投資官Greg Peters就是其中一位樂觀的基金經(jīng)理,他表示:
“當利率為零或負值,且利差緊張時,那才是最糟糕的環(huán)境,因為你根本沒有‘緩沖’。因此,相較于2017年,我覺得現(xiàn)在持有債券要舒服得多?!?/p>